写文档范文 >观后感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8篇

作文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写作文感到头疼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缺乏真实性和深度思考,写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文化遗产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8篇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篇1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形式,起源于18世纪末的北京。与中国其他类型的戏剧相比,它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戏剧风格,他将音乐、歌曲、舞蹈和杂技结合在一起,以生动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示。继续了解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历史。

京剧的诞生年份通常定在1790年,也就是乾隆80岁生日直到青出1644至1911年受过教育的贵族们一直青睐昆曲,昆曲以其优美的音乐和优美的语言而闻名,另一方面,平民喜爱的各种风格的地方流行戏剧被中国精英们摒弃。

这种情况在1790年发生了变化,当时四个来自安徽省的经验丰富的戏剧团进入首都,为宫廷表演庆祝生日,这是北京第一次上演地区姓刘行,戏曲这四个剧团,后来被称为四大安徽公司,并共同领导下了一个世纪的京剧。

星期天我和爷爷奶奶一起观看京剧,在这之前我就听说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而且在以前我还听爷告诉过我:“生旦净苴丑”是京剧里最典型的五种人的形象,京剧的表演形式可分为四种,唱念做舞或是唱念做打经过了十几分钟的等待中央11台,终于开始了,我就按耐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想早点观赏到京剧。

可等到开演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军训是这么回事儿,一群演员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站在台上说说,长长旁边还有一群乐队,给他们伴奏了,现场气氛无不热闹,只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听不懂他们在唱些什么。

第二个片段,《三岔口》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主持人在介绍的时候便说了,他是最经典的京剧传统武戏之一,那可是个不小的名头呀,在这整个戏中,舞台上的道具只有一个桌子和椅子,台上的演员也没有开口说话,唱戏只有一番打斗的场面,是生旦净莫丑中武生看家戏,全靠的是真功夫,看了这个片段,我很是吃力,还上的演员们坐着一个个高难度动作,又是翻跟头,又是刀枪棍棒的做一个动作都能够练三年,五载的,更别说这么多的动作了,专口味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

其实看了这么多,还是离不开一个中心点,那就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现在我看完这场京剧后,可以很坚定的告诉大家,精铸不但是我国的国粹而死,还是我国永垂不朽的国粹!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篇2

在甘肃省敦煌境内鸣沙山1600多米长的陡崖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700多个洞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它是由建筑、绘画、彩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敦煌艺术的发源地。

敦煌莫高窟保存着2000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还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那尊卧佛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工匠高超的技艺。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西方学者称其是“墙壁上的图书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壁画画在洞窟的四面墙壁上、佛龛内,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你看那些飞天仪态万方,多么美啊!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琴弦;有的彩带飘飞,漫天遨游;有的闭目凝视,侧耳倾听……飞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如今,飞天已成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为敦煌艺术的标志。

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篇3

李钊旭

北京有许多美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颐和园,天坛等等,但是我印象最深的就非故宫莫属了,故宫是个美丽的地方。

故宫是中国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走进故宫的大门,穿过端门,就来到了午门前,是一条宽宽,长长的大道,这条道分为三部:中间是皇上走的,叫御道,左右两边则是文武百官走的的地方,古代对什么人走什么道,很有讲究。左右两边,一边文,一边武,这两条路,跟水泥路差不多,这是大臣的路,中间是皇上走的,高高凸起,还有图案,在故宫,这御道多的是,但最多的是龙。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故宫里随处可见的楼房,这些楼房梯形的屋顶四个角上是一些翘起的金色图案,十分精致,十个红色柱子,把楼房支撑起来,真是让我看的目不转睛。

走进楼内,如果你仔细点的话,就会发现每一段台阶都有九级台阶,这是因为在古代9是一个十分神圣的数字,大家认为只有皇上才能配得上九,所以才有了九五之尊,九九归真这种说法。

故宫的美随处可见,她的美就算用千言万语也说不完,故宫我为你感到骄傲!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篇4

“不到长城非好汉”,说到长城这座建筑奇迹,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不过呢,你们或许对长城还没有十分的了解,下面让我来给你们再详细介绍下。

长城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十多个朝代的更迭,见证了中国辉煌的历史,当然也目睹了中国最败落的时期。长城最早始建于西周时期,著名的历史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今天的长城经过多个朝代的不断完善,秦朝、汉朝和明朝都曾大修过长城,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大多为明朝修建的,所以我们也称长城为明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进攻,它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全长二万一千多公里,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宽约5--8米,可容5马并骑10人并进;城墙高约8--10米,城墙上每隔30--40米,于险要处筑有一保垒式堡台。堡台有高有低,高的叫做敌楼,上层有垛口可以镃望射击,下层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屯储火药和粮食。低的为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于墙外,上周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说到这儿,我们来试想下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任何先进的机器和设备下是如何完成这么一项巨大的建筑工程?关于长城还有这么一个凄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范喜良就被抓迫去修长城,累死后尸骨被埋在长城下,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放声大哭了三天三夜,最后长城被哭塌了,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孟姜女绝望至极,投海而死。因此可以说,长城是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用血肉之躯筑成的。

长城雄伟而壮观,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遗产。我爱你长城!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篇5

丽江古城是一座古朴、清幽的小镇。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在丽江大坝的中部位置,始建于宋末元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丽江古城又名为“大研古镇”,海拔2400米,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有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长江第一湾一带居住着纳西族的禾,梅两个部落。两个首领明争暗斗,互相残杀,让无辜的平民家破人亡,内忧外患。几天几夜后,上天看不下去了,夜里派神灯扮演老妇人,拿着石鼓,从玉龙山顶北一路敲鼓。老妇人每走一段路,敲一下鼓,两族战士听到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武器,握手言和。老妇人在河边歇了片刻,再敲了三下,突然报晓鸡叫起来,神灯匆匆地赶了回去。公元1253年,经过丽江人的修补,从家徒四壁的丽江城,到现在美丽古朴的丽江古城,都是丽江人用双手创造出来的奇迹。

古老的城镇,朴实的人民,绘出了一幅天上人间的美好画卷。白天,天还没完全亮时,天边泛着鱼肚白颜色,几颗星星镶嵌在空中,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过了一会儿,天边的彩云飘荡着。这时,丽江人们早已起来,一缕阳光照进窗户,小孩儿们伸了伸懒腰,眯眯眼,穿好着装就往外跟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河边的树林下嬉戏。头上包着头巾的保姆捧着衣服,往竹杆上晾去。渐渐地,原本平静的丽江古镇热闹了起来,大街上、道路旁、小河边,都洋溢着欢笑声,谈话声,叫卖声……丽江古镇就是孩子的乐园,是商人的王国,还是大人们的休闲度假村。它热闹,它欢乐,它自由……

夜晚的古城更热闹了。灯亮起来了,挂在门前的大红灯笼、屋里的“纸条灯”,它们不像城市里的霓虹灯,不像道路旁的路灯,它们是丽江古城里独有的特色。丽江人经常在小河道上放荷花灯,代表着丽江人的希望流向远方。四方街上,人山人海,小商店里飘出古老的乐曲声。伴着喧闹声,和着乐声,不由得感叹:丽江古城真美呀!

夜深了,簇拥的人们很快就散开了,喧闹的哗笑声越来越少了。极目远跳,几处房屋的灯火已熄灭了。丽江古城恢复了平静,只见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高空,洒在玲珑的红色的瓦片上,再奏上一曲《荷塘月色》,别提多美了!漆黑的道路,无声的丽江古城,闪出微光的荷灯,这一切,都是这么美好,自在!

古老的丽江古城又沉沉地入睡了。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篇6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自北魏孝文帝年间起连续大规模营造达四百余年之久,南北长达一公里,今存有窟龛二千三百四十五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二千八百余品,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得名。那里的主佛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高约十七米,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双耳长近两米,略向下垂。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万佛洞是龙门石窟佛像最多的洞窟。洞内主佛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在他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着一尊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洞内南北两壁还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仅有四厘米高。整个洞窟金碧辉煌,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

最趣味的当属宾阳北洞正壁的主尊佛像。这尊佛像因拇指风化,而食指、中指间隙过大,颇似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所以被网友戏称为“剪刀手”佛。其实,特殊的“剪刀手”手势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盜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清末和民国初年的石窟造像被盗……再加上战乱管理空虚,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直到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才得以保护,200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展现了中国北魏晩期至唐代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篇7

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长城全长约12600里。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的八达岭长城上,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云遮雾障,禽鸟齐鸣,溪流淙淙,好像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您往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宇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似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篇8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到剑门关,你永远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剑门关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区之一。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关风景区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的景区组成,总规划面积达8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观赏景点三百个。

剑门关的主要景点有:剑门关、剑阁道、七十二峰、鸟道、玻璃栈道等。剑门关是蜀道一个关隘,两侧绝壁连绵,易守难攻。刘备为匡复汉室曾多次往返此道,后诸葛亮垒石为关,将此处作军事要塞,驻守士兵。蜀将姜维曾以三万之兵拒魏国十三万之兵于剑门关之外。如今这里新建有雄伟的关楼,诗仙李白游历剑门关,曾写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壮丽诗句。

剑门关的路边,悬崖旁,石壁上,深谷中的奇石,数不胜数,可真是形态万千。在参天大树中,连理树最有意思,它的主干离地面不高,便分成两根,笔直的,有九米高。奇怪的是这两根主干需分却合,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像一对恩爱夫妻。看到这我不禁想起“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剑门关的奇石和黄山奇石,有点相似。听人说:“不知过了多少年,那块石头还是那样,人称是从边飞来的神石,名叫飞来石。”

早在唐代之前剑门关就已存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景点。如今,剑门关更是文化遗产重点地,以雄、险、奇、幽闻名于后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800字作文7篇

中国文化作文优质7篇

中国文化作文最新7篇

中国文化作文通用6篇

弘扬中国文化的作文5篇

中国文化作文优秀6篇

介绍中国文化的作文最新5篇

中国琴文化的演讲稿8篇

关于中国的文化演讲稿5篇

中国莲文化的演讲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776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