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写好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能,以下是写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品德工作计划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科学、品德教研工作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落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研究为重点,坚持充分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进一步强化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努力提升全区科学、品德课程实施水平,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1、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规划,精心安排系列学习内容。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小学科学课型范式及其实施策略》、《小学品德课型范式及其实施策略》。理清基本结构,熟悉操作步骤,指导教学实践,服务于日常教学。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学习的效果。
3、针对课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问题、困惑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二)加强课程管理,推动课程的健康发展。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校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引导教师严格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并通过加强课程管理,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要保证科学、品德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1—2名学科骨干教师,同时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兼职教师业务水平。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品德学科教研组,学科教研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科组建设能力。要对照先进教研组条件,积极创建学科优秀教研组。
3、加强评价改革,促进科学和品德课程常态有效地发展。各校要对科学、品德学科建立校本化的管理机制,建构与创新课程评价模式,以促进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
1、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
科学学科将围绕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教学研究,重在通过反思当前科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引导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进行理论再学习和实践再探索。
品德学科将进一步围绕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展开教学研究,一是进一步解读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二是积极探讨品德课堂实施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一是开展好由教研室领衔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科学前概念的教学设计与操作策略的研究》,本学期的研究重点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构基于科学前概念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策略,并组织教师继续调查小学生的科学前概念。二是组织中心组成员带动广大一线教师,围绕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提高科研意识和能力,并由学科中心组成员领衔,以邻近校组团、青年教师组团的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课题研究。
3、继续做好“做中学”实验项目的研究。要充分利用“做中学”理念,提升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品味。要依托科学教材,开发“做中学”案例。
4、学科基地学校继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并向全区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情况。
(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开展研训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各层面的培训、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组织学科专题研讨活动、科学教师实验能力培训活动、科学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等。各教研协作片召集单位也要重视科学、品德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制定好学科教研活动的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研究。特别要重视提高每次活动的有效性、专题性。
2、加强团队建设,促进骨干教师成长。进一步强化我区小学科学、品德教师优秀团队的打造,一方面认真组织好学科教师基本功比赛或优质课活动,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市比赛;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学科骨干团队的培植,通过学科中心组活动、课题组活动、工作室活动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三、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品德、科学学科中心组成员会议;
2、组织参加市科学学科期初教研活动。
三月份
1、区科学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2、科学教师实验能力(生物、化学)培训活动;
3、组织参加市品德学科区域展示活动。
四月份
1、小学科学省规划课题教学研讨活动;
2、区小学品德学科专题研讨暨优质课展评活动;
3、组织参加市品德学科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五月份
1、组织参加沿江七市(区)科学、品德教学研讨活动;
2、科学学科骨干教师学术沙龙暨省规划课题研讨活动。
六月份
1、区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2、组织参加市科学学科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3、本学期工作总结;
4、下学期工作计划制订。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篇2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教学理念
1、道德存于儿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认识和道德体验。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该是通过由浅入深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好基础。
3、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三、总目标和分目标
总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美丽的校园》
第二周《老师,你好》
第三周《学校的一天》
第四周《我是小学生》
第五周《我喜欢我们班》
第六周《我们一起做》
第七周《学习真快乐》
第八周《麻烦事我不怕》
第九周《我的爸爸妈妈》
第十周《亲亲热热一家人》
第十一周《让我自己来》
第十二周《新年到了》
第十三周《欢欢喜喜过大年》
第十四周《明年会更好》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篇3
一、工作方向
本学期,我校将根据萧山区教研室小学品德学科新学期的工作要点和常州市教研室的工作要求,结合本校品德学科的特点,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进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深化研究。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同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并力争在教研室的指导协助下培养全面提升我校品德课程教师队伍素质,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同学的发展服务。
二、工作布置
1、加强学科培训,提高课程意识
(1)继续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规范》和《品德与社会课程规范》,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
(2)认真参与各年级新教材培训,和时开展校内培训活动。反思当前小学品德教学的现状,分析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研讨对策。
(3)组织教师研读教材,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灵活地从同学生活中选取研究的话题,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增删和重构,以同学为主体,实行活动式、开放式的教学。
2、加强校本研究,突出有效教学
(1)品德教研组长根据学校优秀教研组评价规范”,突出“务实、有效”的主题,做好我校的品德教学组的建设工作,带领教师认真学习实践和分析反思,积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工作。
(2)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为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切实有效的协助。
(三)、加强教学研讨,促进队伍建设
1、发挥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提升研究品质和影响力;促进教师加强教学反思,不时培育学科教育教学骨干;搭建青年教师展示的舞台,协助他们上好研究课,以活动促生长;协助新手教师尽快适应学科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平时的检查工作,提高教师规范实施课程的意识,重视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
3、加强学科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时总结阶段性研究效果,以优秀论文和教学案例的形式展示研究效果。
(四)、创新教研方式,丰富课程资源
1、变“点”为“面”。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同学活中收集典型案例,总结经验,通过学校网进行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科教学协调发展。
2、变“一次性教学研究”为“持续性教学研究”。教师应主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确立研究主题,用“教育教学随笔”的形式锻炼自身的理性考虑能力,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工作
二月份:
1、与各年级品德教师商讨本学期主要工作。
2、常规检查。
三月份:
1、各年级参与新教材培训活动。
2、组织教师参与区品德沙龙组活动。
3、理论学习。
3、课题立项工作动员。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参与品德教坛新秀汇报教研活动。
2、常规检查。
3、空虚学校网品德学科的内容,鼓励学校、教师参与,上传有关信息、资料,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4、立项课题上交。
五月份:
1、组织教师参与区品德沙龙组活动。
2、理论学习。
3、收集各年级优秀教学案例。
六月份:
1、将各年级优秀教学案例整理成册。
2、常规检查。
3、立项课题结题工作。
4、总结本学期工作,上交相关资料。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篇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而且我班学生41人,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好动的学生较多,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学生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学生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以及教材中的活动性较强,由于学生学习环境及条件的限制,个别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2、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三个主题活动。以引导学生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5、我们都有一个家——本单元设计了“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知识,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了解班上同学的特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同学团结友爱。
2、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
3、了解关于中国的基本知识,知道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愿意用各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索,在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 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周 集体生活真愉快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能够与老师、同学共同学习、劳动、游戏,相处和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懂得集体生活的规则及交往的相关知识。
4、掌握同学之间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介绍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与能力。
第二周 班集体真温暖 1、 感受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真情。
2、 养成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3、 认识到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也要帮助别人。
4、 掌握交流集体生活感受的技能;帮助同学的相关技能。
第三周 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 1、感受团结、合作的愉快;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做事。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各人有特点,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别人了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 我为集体添光彩 1、体会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集体荣誉产生影响;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感。
2、认识到集体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能用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彩。
3、认识到集体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争取。
第五周 我最喜欢的动物 1、喜欢动物、关爱动物的情感。
2、珍爱生命,保护动物。
3、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
4、知道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发展初步的生态意识。
第六周
可爱的小动物 1、有爱心并精心饲养小动物,关爱小生命。
2、初步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了解动物的特性,能正确喂养小动物,防止受到动物的伤害。
4、培养观察能力,学写饲养日记,掌握饲养某种小动物的技巧。
第七周 我们的好朋友 1、不伤害动物,自觉保护动物。
2、珍爱生命,拒绝吃国家保护的动物,并学习努力劝阻他人的不良行为。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物的事情。
第八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1、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纸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九周
纸从哪里来 1、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初步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3、理解爱护树木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
4、掌握调查、收集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周
保护森林,节约用纸
1、体验参与节约用纸、保护环境实践活动的乐趣,培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2、热爱自然,保护树木,爱护环境,提高环保的自觉意识。
3、了解学校和社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4、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第十一周
影子的探索 1、对光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2、会自己安排时间,坚持、主动地完成活动。
3、能在生活中正确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点和光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第十二周
我们来造彩虹 1、对光的`色彩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2、坚持不懈、不怕失败进行探索的科学精神。
3、认识太阳的七种颜色。
4、学习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周
太阳光的利用 1、积极尝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阳光。
2、学习避免光的伤害,学会保护自己。
3、知道可以利用光丰富自己的生活,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4、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
好大的一个家 1、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我丰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的意识和行为,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4、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地、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城市的气温变化,东西两端城市相距较远等相关地理知识。
第十五周
好壮丽的一个家 1、感受我国山河的壮美秀丽,体验家乡生活的愉快与幸福。
2、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祖国的山河。
3、初步了解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名胜古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4、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和入口;知道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第十六周
我们的家在哪里 1、初步理解世界是我们更大的家,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大家园。
2、与少数民族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和睦相处。
3、学习与外国小朋友交往的礼仪。
4、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相邻国家等简单地理知识。
五、对本学期的期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现象;用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气,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有积极探索的兴趣,喜欢动手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篇5
教材简析
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安排活动主题,形成灵活、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育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
二年级的特点是: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探究,热爱科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教学策略:
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课前初探
2.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3.课后实践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⑵、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⑶、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发现与研究的快乐之中。通过发现、研究、展示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合作意识。
⑷、首先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来体验祖国“妈妈”的可亲、可敬、可爱,然后通过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再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从而深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⑸、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
4、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
改进教学思路: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1 让我想想 11 我们的科学小组
2 相信自己 12 可爱的祖国
3 学习生活有计划 13 国旗国旗真美丽
4 我们手拉手 14 敬礼,人民英雄
5 爷爷奶奶,你们好 15 我在长大
6 帮助残疾病人 16 我在长大
7 帮助残疾病人 17 努力才会有收获
8 我发现 18 丰收会
9 我也做研究 19 复习
10 我也做研究
小学品德工作计划篇6
一、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三(1)班的品德与社会课,通过了解,三(1)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但也总会有几个学生顽皮,组织纪律涣散。虽说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但孩子们接受的品德教育和常规教育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学校,这就需要老师能耐心地指导,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和常规教育,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督促学生改正缺点。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将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劳动、手工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它包括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但主导价值是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课程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碰到的道德问题做出准确的判定和评价。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朴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老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和环保教育。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都参与讨论和交流,大胆发言。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使用电教手段为教学服务,提高思品教学质量。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