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档范文 >心得范文

革命的事迹材料8篇

想必很多人都思考过如何写好一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的写作一定要实事求是且有宣传功能,下面是写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革命的事迹材料8篇,感谢您的参阅。

革命的事迹材料8篇

革命的事迹材料篇1

说道清明节这个大家熟悉的节日,大人们都要去扫墓!但是我们可曾想过在清明节这天来祭奠我们的英烈们呢?我们中国有许多英烈,比如说:刘胡兰,江姐,小萝卜头,还有大家都认识的小兵张嘎。他们都是为我们国家的革命事业而牺牲的!

“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经过多次斗争,才同意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都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知道恨谁、爱谁。他还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他还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传递东西。在国民党溃逃之前,特务们安排杀害“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残酷的敌人用刺刀杀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灭绝人性的刽子手劈胸就是几刀,把他杀害了。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和他的父母为革命烈士。

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枪,身穿白褂,光着脚丫。他只有13岁,擅游泳,能爬树,会摔跤,爱咬人。机灵鬼透,野气逼人……

当画面定格在这里时,现在20、30岁以上的“小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他就是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惟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枝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这些小英烈我们都要铭记,如今这社会的不良习惯越来越多,甚至还在这和平时期发生了枪杀案件,至今未捕。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英烈们吧!

革命的事迹材料篇2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妈妈乘车去烈士陵园参观。不一会儿就到了烈士陵园。

我抬头一看。高高的大门上写着几个金黄色的大字,“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我怀着悲痛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了进去。一条宽大的水泥路两旁种满了松树,桃花,迎春花,冬青等。好象在为沉睡的烈遮风挡雨。陵园的正前方有座雄伟的纪念塔,上面有毛主席题的几个庄严的大字“华东革命烈士纪念塔。”塔的周围有朱德元帅的题词“为了战争而死无上光荣。”还有饶赖石的题词:“烈士英名永垂不朽。”塔前方有无数精致的花圈,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好象节日的礼花一样灿烂耀眼。不时漾出烈士恿敢的身躯。

我们顺着人群又来到了烈士公墓。公墓是三角形的,里面有十九位有名和十八位无名烈士安葬苍萃,这些中华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都效命缰场,马革裹尸。烈士的丰功伟绩,浩气凌云。令蒙山低头,沂水哭泣,我怀着悲切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烈士的陵墓,不可言喻的感情夹杂着几丝迷茫和困惑。我把事先编好的花环献了上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浩然长存。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烈士陵园。

革命的事迹材料篇3

余海龙在六连的第一堂光荣传统课,就走了麦城。那一堂课,余海龙作了精心准备,奇怪的是官兵们听得很认真,反应却平淡。事后,一名老兵悄悄告诉他:“指导员,认真听讲是六连官兵的基本素养,但你讲的内容我们都听过了,而且你说黄继光是右大腿被打断,应该是左腿。”

“如果连基本的史实都没有核实清楚,讲传统又怎能深入人心呢?”余海龙打起背包,搬进了“黄继光班”,沉下心来学习了解连队的英雄事迹。他渐渐懂得,正是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为连队注入的那股血性,才是官兵时刻保持冲锋姿态的精神之源。

找准了源头、理清了脉络,余海龙开始搭建“有形”的“精神之阶”。“新官上任”的他没有急着烧“三把火”,而是扎扎实实续好六连的基因血脉:每当新干部报到、新兵下连,都要上好寻根塑魂“第一课”,组织参观连队荣誉室、与黄继光铜像合影、在连谱上签名、学唱黄继光之歌、观看电影《上甘岭》、点名呼点“黄继光”集体答“到”,让官兵一进门就打下英雄烙印。

四川籍战士程强,那个在汶川地震后部队回撤时高举“长大我当空降兵”的男孩,18岁时入伍来到六连。如愿当上空降兵、进入“黄继光班”、参加预提士官集训……军旅途中的顺利让程强飘飘然,逐渐放松了要求,训练成绩一度下滑。

余海龙得知后,把程强拉到连队荣誉室黄继光铜像前。“老班长直到牺牲都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六连人不管在何时何地,都不能丢掉这个光荣的传统。”一番话说得程强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程强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训练,凭借过硬素质当上了“黄继光班”副班长,兑现了“长大后就成了你”的诺言。一段时间,网上出现抹黑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论调,对六连官兵触动很大。“精神的高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必须打好舆论主动仗,守住网络‘上甘岭’!”余海龙结合“我们和英雄在一起”网络名人进军营、《三八线》剧组走进英雄连、参与拍摄《真正男子汉》等活动,打响“保卫英雄”的主动仗。

余海龙还在连队成立创客团队,以“弘扬英雄精神、争当英雄传人”为创作主题,制作推送微电影、宣传片和动漫作品。他们创作的《渴望光荣》《模范的连队,英雄的传人》等原创mv一推出,网络点击率就达数百万次,原创歌曲《写封信给黄继光》获全军第九届战士文艺奖一等奖,让官兵找到了实实在在的荣誉感,也让社会大众更多地了解英雄连队、英雄传人。

革命的事迹材料篇4

当我看到《灯光》这个题目时,我十分地不理解,灯光,到处都有,很普通呀,围绕灯光有什么好写的呢?我带着满脑子的问号往下读。读完后,我心潮澎湃。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后代能在灯光下学习,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他牺牲了自己。但渴望用上电灯的他,却连电灯都没有来得及见上一眼。

文章以“我”在_广场上散步,由身后的一人说了句:“多好啊!”,引起了“我”无限的回忆。“我”当时是一名战地记者,郝副营长为了让革命能够胜利,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为了能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生活,不惜牺牲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的感人事迹。

小说有两处地方,使我又感动又深有体会。第一处:他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将头靠在胸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电灯,这个词对于见过太多新奇玩意儿的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是多么平凡,甚至是多么微不足道啊!但在当时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能看上一眼电灯都成了郝副营长,喔!不,应该是千千万万的中国英雄儿女,平民百姓心中的愿望,可见,当时的条件……然而,郝副营长为了能使后代千千万万的人使用上电灯,自己却牺牲了。他是多么渴望看电灯一眼啊!但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他却不顾自身安全,用生命照亮了革命前进的道路。我知道郝营长对胜利充满了无限的信心,同时也期望自己用上电灯,孩子们也用上电灯,在明亮的灯下学习、读书。我感到了郝营长他很关心下一代,为了让孩子在灯下学习,他要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郝副营长和我比,我则显得很渺小,因为我不懂得关爱他人,自从“见了”郝副营长,我就要学习他关爱他人的品质。第二处:“这位年轻的战士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我读到这里很感动。郝营长牺牲了,可他的牺牲是为了孩子,为了让他们用上电灯,在灯下学习,所以他的牺牲是光荣和伟大的。他在牺牲前想的还是孩子,关心的还是他人,这种高尚的精神深深的将我折服。同时我又觉得很惭愧,以至一时说不出话来。

在漆黑的地堡里,望着黑黑的围墙,战士们的心也随着黑暗了,突然,黑暗里出现了一星火光,虽然火光很微弱,但对战士们来说,这是生命之光,胜利之光,可谁又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用火柴点燃了手中的那本书为战士们照明,才是战士们杀出了一条血路。到火光暴露了他自己,被敌人的机枪射中牺牲了,读着读读着,不知什麽时候眼泪或落到了嘴角。看啊!郝副营长是多麽的坚强、勇敢,为了能然这次战斗胜利,为了能让孩子们在电灯地下学习,他还没来得及看看他渴望了好久的电灯就结束了生命。多莫难忘的人,多莫难忘的事,多莫难忘的战斗,它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弦。郝副营长牺牲前还没见过电灯,真实有点遗憾。我见过电灯,所以一点也不遗憾。但我也要珍惜美好的时光,不留一点伤感。

其实,不光郝副营长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狼牙山五壮士也是这样。他们为了让敌军不发现革命军队,最后拉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是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前辈用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五星红旗是革命前辈用鲜血染红的。

我读着读着,不由得对着桌上的那盏台灯笑了笑,说:“多好啊!”“多好啊!”这个贯穿全文,连接全文纽带的句子,一共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使我记忆犹新而且最让我回味无穷的一句话话,让我掩卷沉思,原来这幸福生活这么来之不易呀!我们就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长大后,做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我下意识地望了望窗外,灯火依然斑斓……

全文读完了,我的收获也不少,也使我知道了革命者的精神,如果没有他们,中国也没有今天,所以我要尊敬我们的革命先驱者。而郝副营长的崇高品格和他心中的电灯,一直刻在我脑海深处,永远牢记,牢记在心。

革命的事迹材料篇5

你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在哪个岁月里,你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去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敌人的魔爪对你们进行的惨无人道的折磨,78年前你们永远离开了自己生活的这片沃土,你们成为了守护这个城市见证这段历史的英魂,你们的热血洒在我们现在的脚下的这片土地,深深的融入了泥土你们就是这个城市的守护者,你们的血滋润这个城市让它不在拥有那么多的伤疤,流淌着的秦淮河水分布在这个城市的各个地方,就如同你们流淌的滚热的鲜血,养育着保护着这个城市。一场屠杀让这个城市暗淡,可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革命烈士,这个城市没有亡,他依然屹立着,我们的家南京那个曾经伤的很重的家,那么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现在依然充满活力的家。

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很多信息都是从老人和网上得知的,但是我可以想像的出来当时敌人是多么的丧心病狂,30多万人就这么被残忍的杀害了,难以想象的画面,横尸遍野,马革裹尸都没有,一条条人命就这样没有了,暴露的尸体就这样躺着,无声的指责着侵略者们犯下的罪行,破败的房屋、冲天的大火、到处都是人们的哭喊声。让人心疼的场景一幕幕的在我的脑海里面浮现,那种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疼肯定是痛彻心扉的。我知道你们肯定已经尽了全力,因为这是我们的家我们城市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再努力甚至没了生命都没有把敌人打败,我相信你们肯定心中充满的不甘,眼中肯定含着泪,注视着这个城市,不想放弃。金戈铁马,你们已经是英雄了,你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一个人对于国家的爱。持续6周的屠杀,生命就这样一个个逝去,普通百姓、革命烈士就这样离开了,侵略者们的行为已经不是人道可以做的出来的。你们当时恐惧过么,你们害怕自己就这样死去么,我想你们不会,你们会用自己坚定无畏的眼神看着他们,不屈服,用自己的生命去做最后的战斗,也就是你们这些革命烈士我们才可能拥有现在的一切。你们永远都是我们这个城市的英雄。

国家没有忘记你们,党没有忘记你们,人民也没有忘记你们,我们为你们建立雨花台烈士陵园,让你们的英魂不会感到孤单,我们会记住你们受苦日子,为你们祈福为你们的行为赞扬,为你们我们会全城默哀,你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为了我们现在这种幸福的生活做出来巨大的牺牲,我们会永远铭记你们,3573个南京革命烈士,你们家永远都在南京,我们一起守护者我们的家我们的南京。

革命的事迹材料篇6

1940年,清河区《群众报》在显著位置,以“抗战老人”为题,刊载了李植庭的革命事绩。1943年,清河区党委、行署又授予他“劳动模范”和“拥军优属模范”光荣称号。李植庭的名字,在鲁北平原广泛传开。广大人民群众清楚了解:李植庭不仅有从事教育的一生,还有光荣的革命一生。

李植庭(1871-1964)又名李三槐,现寿光市田柳镇崔家庄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入私塾,从师于寿北名儒贡生冯毓芳。21岁下学后曾任塾师三年,时值国家多难,新学正萌芽发展。李植庭深感私塾难以施展自己的教育救国之志,遂愤而辞去塾师职务。1903年,他便离家去东北,在那里试办了初等学堂,投入了新学运动,立志改革教育制度。

1912午,李植庭回到家乡。翌年,考入县立王高单级师范养成分所,攻读半年,学业优秀。结业后,即在本村创办了崔家庄初等小学堂,义务教学。1915年,为了满足学生深造的需要,迎着当时封建迷信的世俗压力,带领群众毁掉了村东的娘娘庙中塑像,腾出庙堂办学,同时并捐款200吊铜元和自己的修房用料,增建了校舍,办起了初具规摸的双凤高等小学,李植庭被拥戴为校长。

1925年,寿光早期共产党员张玉山、王云生等在崔家庄,王高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李植庭与其结识,从此开始接触马列主义,认识到共产党是拯救民族危亡的唯一可靠力量,他不顾当时的白色恐怖,先后聘请了共产党员张玉山、赵一萍(原名马香圃)、李灼亭、李文(原名李汉卿)等到校任教,以便于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培养革命人才。对他们的革命活动,李植庭暗中支持、掩护,因而双凤小学遂成为当时寿光革命活动的中心。中共寿光县委和共青团寿光县委曾一度设在这里,全县中共党员代表会议、迎接北伐训练班等一些大型革命活动都是在这里进行的。1927年,他又与县委密议,到潍县文美中学延聘进步女教员,在崔家庄、王高举办女生班,提倡妇女识字、放足剪发等。他这样积极办学,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据统计,先后在该校毕业的学生,参加革命后而成长为中、高级领导干部的,仅崔家庄就有20多人。八支队成立后,马保三赞称为“花木兰从军”的六名女青年,就是该校女生班师生。

1929年,李植庭又倡导搬迁校址兴学。他为筹划建校费了不少心血,动员家庭负担了校址购地的费用。学校复学后,改名为寿光县立第八小学,李植庭仍任校长。革命处于低潮时,学校和村党支部共同举办同乐会、国术馆训练青年,联系群众。这些人后来在牛头镇起义中起了骨干作用。1937年,李植庭又调任寿光城里县立第十小学校长。不久,国民党县长宋宪章借用其威望,调李植庭任第七区区长。

1937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国难当头。李值庭带头组织了“寿光县抗敌后援会”,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牛头镇起义时,他主动将家中的马匹献出支援起义。日寇在县境内安插据点后,到处笼络人才组织伪政权。日寇曾三番五次到崔家庄动员李植庭出来“共商政事”,李值庭坚决拒绝,躲藏起来,最后日寇便烧掉他的房屋和迫害村民,以示威胁。李植庭为了全村人免受伤害,曾想上吊自杀以绝后患。就在这危难之时,中共寿光县委便于1940年4月,派人将他接到了牛头镇。6月,参加了寿光县第一届参议会,当选为副参议长。12月,他又当选为清河区第二届参议长。《群众报》曾于12月23日以“抗战老人”为题,称赞他为“抗战的老英雄”。此后,他随军转战于黄河沿岸,致力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政和拥军优属工作。1943年,清河区党政军机关开展大生产运动。李植庭率先带头开荒种地。在垦利县永安镇创办实验小学,为无家可归的军人、干部、烈士子弟创造学习条件,为革命抚养教育后代。他虽身任名誉校长,但以身作则带领全校师生,一边开荒种地,一边组织学习,一边开展抗战活动。学校在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下,实践了学劳结合,经费自给自足,保证了师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受到干部群众的赞扬。清河区党委、行署授予他“劳动模范”、“拥军优属模范”光荣称号。1944年,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李植庭被选为渤海区参议会参议长。

1945年3月15日是李植庭的74岁寿诞。渤海区党委、行署、机关举行盛会为其祝寿,区党委负责人刘其人、行署主任李人凤、军区司令员杨国夫都出席祝寿活动,称他为“真正代表千千万万人民的参议长”、“老年的典范”、“青年的榜样”。同年4月,渤海军区发起讨伐国民党山东省保安第三师张景月部的战役。李植庭在《渤海日报》发表了《告寿光同胞书》,历数张景月叛国投敌,残害抗战军民的累累罪行,号召全县人民奋力支援。1946年元旦,渤海军区部队全歼禹城拒降日军。李植庭率各县群众代表,冒风雪严寒,跋涉200余里到前线慰军,受到指战员们的热烈欢迎。《渤海画报》刊登了慰问盛况。战地记者铁流同志的《劳军》诗里这样写道:

“……老议长李植庭,

七十五岁的高龄,

冒着大雪,冒着冷风·

冒着200里长长的征程,

率领着各县的人民代表,

还有劳模会上的劳模英雄,

从惠民后方,

赶到津浦前线,

慰劳人民的子弟兵……”

同年1月,国共两党商定召开国民代表大会。4月李植庭被选为山东解放区渤海区国大代表。代表团在临沂集合时,他曾应邀到山东大学参加开学典礼。会上做了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动人讲话,师生深受感动,赠送了“民主长城”的锦旗。10月10日,经中共中央华东局批准,他以75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华社为此发了专电。寿光全境解放后,渤海区党委为表彰李植庭当年办学和革命的功绩,批准修建以其名字命名的“植庭学校”,以示纪念。

新中国建立后,李植庭先后当选为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委员、政协山东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等职。此时他虽年逾古稀,办学革命精神不减。1951年,担任寿光中学筹建委员会主任,带头劳动节俭,按时完成建校任务。1956年为帮助寿光二中解决建校用地,主动动员本村本族搬迁祖坟,以供建校。

李植庭一生严于律己,克勤克俭,坚持劳动,学习不倦,教学一生,革命一生,为革命办教育,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仅据植庭完全小学1963年6月累计,捐资兴学达3985元。1964年2月20日,93岁的李植庭逝世时,山东省政府、省政协敬献了花圈和挽联。挽联题词是:

教到老,学到老,教学到老;

勤一生,俭一生,勤俭一生。

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寿光二中在校内建墓、树碑、立石刻雕像,以作纪念。

革命的事迹材料篇7

60年前,在福建龙田上空的一场激烈空战中,一个英雄的名字——杜凤瑞,响彻云霄。这场空战胜利有着极其特殊的政治、军事意义,国民党空军从此不敢派出大机群到祖国大陆上空进行挑衅。

1958年8月23日,金门炮战开始。炮战的第二天,美国就向台湾增调兵力。有了美国撑腰,国民党空军开始活跃起来,经常侵扰大陆。8月25日,杜凤瑞所在部队接到了赴福建执行战斗任务的命令。因为杜凤瑞仅飞行300多个小时,原本没有派他参战,但他毅然递交了请战书。翌日清晨,深明大义的妻子于兰芳默默地为丈夫杜凤瑞收拾好行装,将他送到机场。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结婚24天后的这次分别竟成永诀。

10月10日上午7点左右,国民党空军6架f-86型战机,窜至福建福清、龙田地区上空,杜凤瑞所在部队接到命令,拦截窜犯大陆的敌机,这是杜凤瑞第一次升空作战。福建沿海地区雨量充沛,多以阴雨天为主,对杜凤瑞这样的新飞行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按照命令,二中队引诱敌机,杜凤瑞所在的一中队隐蔽飞行,伺机截断敌机退路。成功诱敌后,二中队按照预定方案,猛然调转机头,像一把钢刀将敌机群劈为两半。敌机顿时乱了队形,隐蔽飞行的一中队猛然冲击,截住敌机。此时,杜凤瑞正驾驶着4号僚机机警地护卫着3号长机的安全。突然,一架敌机从侧后偷袭过来,向长机连开数炮。杜凤瑞见情况紧急,边向长机报告边加大油门向偷袭的敌机直插过去。长机在他的掩护下成功躲过了敌机的炮火,而杜凤瑞却陷入4架敌机的包围之中。面对4倍于己的敌人,杜凤瑞毫不畏惧,咬住一架敌机,迅速按下炮钮。随着一串串火光闪闪的炮弹射出,敌机中弹起火,拖着浓浓的黑烟坠落下去,国民党飞行员张乃军跳伞落地后被我民兵抓获。正当他向另一架敌机攻击时,遭到敌机偷袭,飞机负伤。在这紧急关头,杜凤瑞仍然沉着地追击敌人直至将其击落。这时,杜凤瑞的战机突然失去了控制,急速旋转下坠。万不得已,杜凤瑞只得跳离心爱的战鹰,然而却在伞降中被凶狠的敌人击中,血洒长空,年仅25岁。杀害杜凤瑞的这架敌机也未逃脱覆灭的命运,随后被我地面高射炮兵部队击中,坠落大海。

福建福清、龙田地区上空,这场斗智斗勇的鏖战,共击落敌机3架,生俘敌飞行员1名,沉重打击了台湾国民党当局对我东南沿海的袭扰。此役也成为福建前线最后一次空战,东南领空从此逐渐归于平静。

为表彰杜凤瑞烈士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空军给他追记一等功,号召指战员学习杜凤瑞英雄事迹。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为杜凤瑞题词,赞誉杜凤瑞是“龙田地区的空中飞龙”,勉励空军的同志“人人都是杜凤瑞”。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在《读“杜凤瑞烈士的生平介绍”》中赋诗:“矫健腾挪海上鹰,砍樵孩子是英雄,身如钢柱心如火,照得东南一望红”。1964年9月29日,杜凤瑞生前所在飞行中队被命名为“杜凤瑞中队”。

革命的事迹材料篇8

周飞虎,男,1971年出生,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该同志政治思想坚定,对党忠诚,严守党的各项纪律及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作风正派,为人诚实、正直;团结协作,关心爱护同事。在工作上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科室为家,抢救病人在工作上不分昼夜,多次成功完成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近年来,先后参加了西非抗击埃博拉、__爆炸维和伤员和__遇袭伤员救治等系列国际重大救援任务,模范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被评为全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2017年最美援外医生、军委后勤保障部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作为科室主任,带领科室团队荣立总医院院集体三等功、教学先进单位、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等。

作为重症医学专家,每天面临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急危重症患者,在危重外科围手术期危重病人、脓毒症、热射病的血液净化及液体复苏、多脏器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救治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疗效,为解放军总医院首批“百位名医”培育对象,《持续血液净化救治重症脓毒症》被评为院首批《百病妙诀》。任科室主任以来,在工作中克服科室在岗医生人员少,科室任务繁重等困难,经常同时身兼二线、三线值班,并参加了科室所有重症及特殊病人的抢救工作,确保科室医疗安全,在保健工作中,除科室直接收治军干、师干首长救治外,多次参加南楼首长抢救。并多次代表医院和军委后勤保障部参加包括西非抗击埃博拉、天津爆炸、马里爆炸伤员等救治,均圆满完成任务。

所带领的科室多年来救治危重病患者数万名,在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均在95%以上,远高于国内、外同级别医院90%-92%的救治成功率。科室2013年荣立总医院集体三等功,2014年被评为总医院教学先进单位,2015年被临床部嘉奖,2016年被评为总医院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及医德医风建设先进单位。2016年底,先后入选北京十大健康卫士及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候选,多次被评为总医院优秀党员和教学先进个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美德学生事迹材料范文8篇

个人英雄事迹材料8篇

三好奖事迹材料最新8篇

赣抚工匠事迹材料8篇

最美粤少年事迹材料通用8篇

警三等功事迹材料8篇

班干部事迹材料通用8篇

2023单位先进事迹材料8篇

交警先进个人急事迹材料8篇

农村小学优秀教师事迹材料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357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