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观后感的写作千万不能敷衍了事,这样是没有意义的,观后感就是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写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冀鲁边纪念馆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冀鲁边纪念馆观后感篇1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壮丽辉煌的一页,为纪念这一伟大壮举,10月25日在公路局团委的织下,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整个展区共分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隘、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日救国?长征精神、光耀千秋等七个部分,图文并茂、生动记载了英勇的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过的条条江河穿过沼泽密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出国民党重兵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滇等14个省,长驱6.5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终于战胜优势敌军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并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伟大壮举。
至今,我仍然庆幸当初我走了进去。和所有的纪念馆一样,这里面陈列的是一些红军当年曾经用过的物品和走过的路线。我麻木的看着那些路线,和枯燥的文字介绍,引不起一点感觉。跟随着人流,慢慢走到了一间介绍文物的展览厅。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时穿的衣服鞋子毫不愧疚的放在晶莹的玻璃柜里。那在我的记忆中只能是做床垫的棕,竟然就是当时的战士的主要御寒衣物;那一双双遮不住脚的草鞋,竟然带着战士们爬过了大雪山;那今天看来太过粗硬的皮带,竟然曾经被战士们作为充饥的食物。红军长征的故事曾经听说过无数回,可是,当我真正看到这些实物的时候,眼泪突然不受控制的涌了上来。我们的前辈,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为我们打下了今天的胜利。他们,短短的一生又是多么伟大的一生。七根火柴”“小红军”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只是,这催人泪下的故事,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明白也不理解“以前”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傻?展览馆内的老旧的步枪、电台,令年轻人想破头也想不通如何用它们去打仗,毕竟,和楼下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的武器相比,它们太渺小了。为什么,曾经就有人无比相信它们,并且用它们赢得了胜利。
接下来的路程,我含着眼泪走了下来。我迷茫的目光扫过红军长征时走过的每一条路线,打过的每一场战役,经历的每一场苦难,牺牲的每一位同志,心中隐隐约约似乎能理解他们,又有些什么无法理解。说不上来,只觉得今天的我们,缺少的就是曾经的他们所拥有的。此时,我的心激扬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生长在一个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美满幸福的家庭,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加强砺练,争取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用实际行动回报革命烈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多做一点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更加富强。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比起革命先驱们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发扬红军战士们的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我们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通过参观,我清楚的认识到,红军的长征,不仅是一次杰出的军事成就,还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_运动。它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红军长征途中的共产主义运动,实际上乃是“迁移中的共和国”,长征的艰苦,锻炼出了人们的纪律性和献身精神,身居领袖地位的毛泽东遂能将共产主义运动变成前进的动力,13年后就取得了全国胜利。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
冀鲁边纪念馆观后感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个清明节,但今年的清明节对我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学校决定在清明节前组织五年级的同学去百色起义纪念馆参加一个清明祭英烈的活动。
活动当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同学们清一色的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统一坐着公交车前往百色起义纪念馆。车子一驶入纪念馆大门,我的心情变得澎湃起来,眼前就仿佛浮现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
我们先来到广场。广场很宽,地势很高,站在这里可以俯视百色城。通向广场的台阶一共有314阶,取于圆周率3。14。广场正中央,摆放着一尊高大的邓小平铜像。他右手高举,左手插腰,目光炯炯有神,注视着前方,给人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整个广场气氛庄严肃穆。
活动开始了,我们唱了队歌,高举了队旗,献了花蓝,然后是最有特色的“道德小讲堂”了。“道德小讲堂”由黎芷珊同学主持。只见她从容不迫,以柔美的声音向我们介绍了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雷经天等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动百色起义,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的过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之后,全体同学一起背《少年中国说》,一起宣誓,响亮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
最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一到馆内,映入眼前的就是序幕厅的正壁——高4。28米、宽25。23米的“百色起义”汉白玉大型浮雕。它以磅礴的气势,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百色起义波澜壮阔的场面。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屹立于大厅正壁的浮雕中。馆内有小平厅、英烈厅等展厅。听着红领巾讲解员的介绍,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群情激奋,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受到一次“血与火”的洗礼。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历史将革命的接力棒传给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新一代就更不应该辜负老一辈的期望,应该努力学习,为百色发展做出贡献!把百色建设得更好!
冀鲁边纪念馆观后感篇3
东北烈士纪念馆位于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号。纪念馆原是伪哈尔滨警察厅,后来为了纪念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将其改为东北烈士纪念馆。
4月11日经我院党支部组织,我们来到这里进行参观和学习。进入馆内,眼前是一座“无名英雄”塑像,它是为了纪念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牺牲的革命烈士,并且我们献上了鲜花,以此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缅怀和敬意。举行完仪式之后,我们便随着解说员来重温那段沉重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略者迅速入侵我国东北,由于推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很快沦陷。在纪念馆展厅的墙壁上贴满了当时所拍摄的照片和各种文献,这些足以证明当年日寇占领我国领土的事实,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的丑恶罪行。接着解说员带我们来到了另一层,革命烈士赵一曼就曾经被关押在这里,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并没有向敌人屈服,敌人用掺有辣椒和小米的汽油往她的嘴里和鼻子里灌,灌进去的是小米吐出来的却是黄豆粒大小的血珠,我很难想象那是一种多么痛苦的折磨。赵一曼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意志正是广大中国革命者的意志,一种不屈的意志,一种不可磨灭的意志,正是这种意志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还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回祖国的复兴是值得的,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
参观结束后,我们从纪念馆中缓缓的走出。此时,我在纪念馆中所浮现出来的情景依然在脑中一一的闪过,还有一种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沉重心情闷在心中。我看着外面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整洁的城市高楼耸立,中国已不再是一只沉睡的雄狮,而是一个正在崛起、高速发展的国家。我们要缅怀那些为国抛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继续发扬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冀鲁边纪念馆观后感篇4
这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立刻和妈妈、姥姥就去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天空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说了半天,还没说铁人是谁呢!告诉你吧,就是王进喜爷爷。铁人纪念馆的外面台阶也很有学问的,一共是47个灰颜色的台阶,王爷爷也活到了47岁,怎样样,有意思吧!在铁人纪念馆里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王爷爷领着一帮战士们向前去。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方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当我看完这张牌子后,我不禁联想到了此刻这完美的生活环境,就在这种环境下,却没有一个能像王爷爷这样的人。我想:我长大了争取也做王爷爷那样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他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1923年10月8日出生的。他经常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岁。
铁人精神享誉中外,历史弥新,影响同愈深远。铁人的形象不仅仅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还有留在文学、摄影、美术、邮票、展览和影视作品的记忆中,持续深入形式各异的宣传。铁人精神绽放着光芒,她已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
大巴车在平坦舒适的公路上疾驰,我们一行二十多名年轻人怀着崇敬的情绪,很快来到了黑龙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分别看到了王进喜苦难的童年,看到了王进喜当石油工人的喜悦,看到了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参加大会战的自豪和奉献情怀,也看到了平凡铁人的伟人事迹……眼泪随着王进喜的成长不断的变化着,时喜,时悲。当时记不清是身体的自然反应,还是被铁人的精神所征服,我的心中的肃然起敬冉冉升腾!
我最感动铁人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在油井井喷时,如不及时堵住井喷,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千钧一发时刻,王进喜跳进水泥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水泥浆。在他的带领下,工人都跟着跳下去搅拌水泥浆,3。5个小时后,井喷被制止,采油正常运行,这是用汗水和血水换来的成功,更是毅力坚强的证明。我想起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诗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工作能像他那样兢兢业业到底有多少?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人都是同样的人,为什么差别会那么大?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效率就不一样了?
第二件事情是我在一段视频中看到的毛主席很自豪的跟一个外国首领的对话,他说,中国有个石油工人,他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都要抖三抖。很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表现了毛主席对铁人的赞赏,同时也证明了石油工人“千淘万癝随艰辛,吹尽狂沙如别金”的不屈服精神,为中国人民树立创业榜样!
第三件事情是在一张皱绮泛黄的照片上看到王进喜在得病期间跟家人照的第一张全家福,题目为“第一次真爱”,多少个第一次被人忽视,多少个第一次未曾被人记起,多少个第一次被人珍惜!而他的第一次照相却是最后一次,一份热,一份光,他却用这份热为祖国奉献了一辈子的光,最后留给家人的时刻却是屈指可数的记忆!我不由得感叹“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忽然想起周围的人和事,生命那么的短暂、脆弱,人生就那么一次,好好珍惜正在流逝的日子,在这个期间多做好事善事多么有好处!
在整个参观的过程,给我的感触挺多的。想想此刻的工作,比起昨日的困难,我们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回首往事,心里太多惭愧。王进喜的不自轻自贱,没有把任何人看的比自己优越,没有盲目的自信,更没有贬低他人,而是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业,他的品德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那种坚持不代表胜利,但是一向坚持就必须能够胜利的决心值得我们发扬,他的那句“宁肯少活20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深深敬佩!
人生就如一杯茶,先淡后浓,先浊后清,先苦后甜,失败和成功都是偶然和必然,只但是成功的人在不断的给自己找方法,失败的人在不断的给自己找借口,因此我要及时的从失败中找原因,从原因中找信心,从信心中去发奋,在发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的突破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时好?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昨日之因此区别于这天的事,昨日已经过期,这天正在进行,然而补救昨日的最好办法是寻求新的措施,不让昨日一再损失,从此刻开始行动“我创造,我发奋,我成功。“今日不为,何时为?
冀鲁边纪念馆观后感篇5
在2019年的前四分之一,过了一个假期,又回到西安念了一个月的书,终于有了一次机会去户外活动。那就是上周六,和青马班的众多学员一起,去参观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我来自河北,因为很宅,没去过什么地方,包括西柏坡,但是在西安仅过了半年多我就有一次机会去参观八办这样的地方。我觉得很神奇,也很高兴。毕竟,如果能真切地看一看那些英雄们为我们自己这个国家奋斗过的地方,对于每一个享受着国家的和平与富强的中国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事情。
但同时,我内心还是压抑不住地忐忑,可能是受到了近几年抗日神剧的影响,我担心纪念馆的负责人把那里装修得富丽堂皇,亦或编排一些不切实际的夸张剧本。可能还有我对自己的怀疑催生出了这焦躁忐忑,我不确定自己在那里是否能有所收获,会不会只是像听着别人的悲痛故事的局外人,想要感同身受却永远不可能感同身受,而只是对那些苦难有一个抽象而空洞的又浅浅的难过罢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就是在这样的担心中苦苦挣扎着。
如果说越期望,越失望真的有道理的话,那么在我走进纪念馆,穿过一座座院落,踏入一间间简陋但干净的小屋,瞥过一张张黑白的旧照片后,我可以说,那句话反着来说依然是真理。
就在大家集合完毕准备进入时,我突然想起了令我自我怀疑的那句话人是孤独的个体,永远无法理解另一个的苦楚。一直以来,我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而在这一次参观之后,我终于为这句话找到了一个例外,在一个国家面前,一个民族面前,我们应该去理解,跨越时间以及个体之间情感隔阂地理解、懂得前人的经历与苦难,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更是应该做到的。今天在这里,我至少懂得了这不大不小的院落所承载的十年。
我很清楚,当别人看到我这些文字的时候,一定是觉得空洞无味的。的确,这个八路军办事处发挥了十年的作用,一波又一波的先辈走进这里、走出这里,甚至是牺牲在这里。我看到了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我无法一个一个的、一件一件的说出来我的感同身受。这个点看起来太大太空,难以分享,但是也引起了我另一个思索。
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学过历史,听过很多那个年代的故事的我,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感慨颇多呢?
就像在此之前,我知道白求恩很伟大,他在艰苦的条件下,救下了无数身受重伤的人,自己却因为很小的伤口付出生命。而直到在这次参观中,我走进了他曾经做过手术的狭小的地下室,看着那铺着白布的小床,我才真的明白条件艰苦是什么意思,伟大是何种伟大;之前我也只知道穿着西装的宣侠父有何等的志向,他的牺牲是多么悲壮,可直到看到那张他西装革履,其他党员衣服破旧的相片,看到他住过的小屋里与女儿的合照,我才为他鼻子发酸,我才懂得,他的志向还寄托着无数人的志向,牺牲也不仅仅代表着一条生命的消逝;我曾听过无数老师讲那个时代的乐观主义精神,可直到今天看到那艰险环境中用来唱歌扭秧歌的屋子,我才懂得那样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到这些地方去看看的,摸一摸那一砖一瓦,看一看摆在那里几十年的书册、电话、钢笔、摇椅……听来的故事离我们太远,只有触碰才能让我们更真实地懂得这个国家、这些英雄们的伟岸。
今天,走过这大大小小的院落,我懂得了应该懂得的发生在这里的十年时光,但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我希望我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去懂得更多我们本应该懂得的年代与人格。
以上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提供的9篇《参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观后感》,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冀鲁边纪念馆观后感篇6
_月10日消防支队团委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铁人纪念馆。我们到达铁人纪念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八个镏金大字。抬眼望去,铁人纪念馆沐浴着朝阳的霞光,巍然屹立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之上,门前是高高四十七级台阶,它代表着铁人四十七年艰辛的人生历程;整个纪念馆雄伟壮观,气势逼人,犹如一座巨大的丰碑在向人们昭示着无私无畏的铁人精神。
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们踏着铁人的足迹开始了意义深刻的参观。进入纪念馆的正门,铁人队伍向我们迎面走来,这是一组铁人带领的石油工人队伍所组成的雕塑,他们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组成了技压群雄的铁人队伍,他们是祖国石油战线上的一堵铜墙铁壁,是一面面不倒的红旗!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
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如此的艰辛,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六十年代初,铁人从甘肃玉门千里迢迢来到这个不毛之地,支援祖国石油建设。许下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肝胆誓言,在当时恶劣的条件下,“天当房,地当床”,用人拉肩扛的手段,搬运钻井设备;用盆端桶提的方法取得油井开钻所需要要的水资源;寒冬腊月为了压制井喷而毫不犹豫得跳进水泥浆中充当搅拌机。
他就是用这种铁一样的身体和意志,让中国把贫油的帽子丢进了太平洋;他带领一群铁一样的队伍建成了年产5000万吨的大油田,他书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辉煌篇章!参观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铁人那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因为小的时候家里穷,没有过上学念书的经历,他就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学习认字,他用自己的语言写日记,一步一步地提高。他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我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多么朴实的语言,表达出自己一生的追求!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才能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才能有“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勇气。
冀鲁边纪念馆观后感篇7
各位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
我叫王成金,目前是重庆市铜梁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邱少云这个伟大战士、普通一兵的英雄事迹,曾感动过童年的我、青年的我以及步入中年的我。作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我可以这么说,少云精神每天都鼓舞着我。我以能在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工作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近期在网络上,歪曲烈士事迹或对烈士事迹持怀疑态度的言论时有出现。作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我有责任,有义务将烈士的真实事迹,通过网络讲述一下,以破除网络上的无端猜疑。
邱少云于1926年春生于重庆铜梁,1949年被国民党拉去当壮丁,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战争“391高地”战斗中光荣牺牲。
其主要英雄事迹如下:
1952年10月,敌军“夏季攻势”失败后,又发起了“秋季攻势”,占领了朝鲜平康,以金化之间的“391高地”严重威胁着我方部队结合部的安全。为了把战线向南推进,我军必需拔掉“391”这颗毒牙。驻守“391高地”的是李成晚部队的一个加强连,“391高地”离我军阵地有着3000平米的开阔地,因此部队决定用潜伏作战攻打“391高地”。志愿军500多名官兵于1952年10月11日晚上12点以前,按计划潜伏在“391高地”下的草丛中,要等到第二天下午5:30发起总攻。
10月12日上午10点,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敌人一个班下山来巡逻,发现我潜伏战士,于是慌忙地往回跑。在这万分危机的情况下,指挥员立即命令用炮火轰击,把一个班的敌人全部消灭在半山腰。住在“391高地”的敌人听到炮声,以为山下有小分队在活动,于是盲目地从南方派出直升飞机在潜伏区上空投下燃烧弹和烟雾弹。突然,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崩的燃烧液溅到了邱少云左腿上,倾刻之间身上的伪装草燃了起来,衣服也燃了起来。这时,邱少云非常清楚自己身后有一条水沟,只要在水沟里滚动一下,身上的火全部就会熄灭。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就会暴露目标,500多名战士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作战计划就会功亏一篑。不一会儿,火蔓延到他的全身,他以超人意志和毅力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直至被大火浓烟完全包围,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没有挪动一寸土地。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这一幕,潜伏在附近战士都亲眼目睹。
邱少云完全被大火、浓烟包围后,确切是什么时候结束生命,任何人(包括他身边的战友)都无法求证。但烈火是导致他牺牲的因素,这一点是肯定的,无疑的!至于邱少云完全被大火包围后是否因吸入大量的浓烟导致窒息、晕迷,也是任何人(包括他身边的战友)都无法求证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从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地方起,到被烈火刚刚包围整个身体的这个时间段,邱少云还活着,有清醒的意识,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强大意志,忍受着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肉体被焚烧之剧痛。这说明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支撑着他,直到生命结束。
邱少云战士确实有着极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今天,我讲出烈士事迹,希望广大群众和网友们不要去做无端的猜疑。我们应该以邱少云战士为榜样,以他的精神为动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
冀鲁边纪念馆观后感篇8
8月11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淮海战役中,我军指挥员和广大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斗,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将永载史册,世代相传。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卓越指挥的结果,也是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解放军的结果。
不由感慨,此刻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而我们所做的比起革命先烈们来说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那一棵棵参天的松柏,如同革命前辈的铮铮铁骨,用一向向上生长的斗志激励我们这一代人用不屈不挠的斗志不断地开创进取;那一池清水,如同革命前辈的高尚品质。
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战役中,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英明领导下,浴血奋战,为后来的渡江战役和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纪念馆战役实施部分中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在我的眼前真实地在线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使我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和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气势恢宏的战争场景和一个个英勇善战不畏牺牲的战士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回荡,久久没有散去。这次参观,我看到了那场战役的伟大胜利,也看到了战役中惨痛的牺牲与鲜血。
在一件件文物和艺术作品中,我看到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我明白我们现在的和平和幸福,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祖国的下一代,祖国的栋梁,肩负起艰巨时代使命与责任,为了祖国与故乡的未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提升自身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决心。
国民党军队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条件相差悬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过后,我已受益匪浅,他教会我的知识我会永远记在心上。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