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摒弃流水账那样的日记,会讲究一点文法修辞,通过写观后感,很多人都可以让自己的感受可以和别人分享,下面是写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红星歌观后感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红星歌观后感篇1
按照机关支部的12月份的主题党日安排,每一名支部党员要推荐一本好书,并拟写一份读书笔记参加评比,虽然自己是党委班子成员,但按照《党章》的要求,我同时也是机关党支部的1名普通党员,所以我要向党支部推荐我所读的这本书——《红星照耀中国》,也称《西行漫游记》。这本书诞生于83年前,当时国内国外的民众对中国共产党都还不够了解,受国民党的蒙蔽和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存在众多的疑虑和困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同样如此,他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陕西延安,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实地探索着红色中国,用他的笔、他的相机将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的进行了真实记录,写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但当时为了正常发表,将书名改成了带有一定模糊意思的《西行漫记》。
近日,我重读经典,内心依旧澎湃不已。整本书以斯诺的视角,从旁观者的角度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俗话说“观棋,旁观者清”,通过他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毛主席、朱德等革命领导人的谈话记录,他用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这群党内人感受到了那段奋发求进的岁月,感受到我党的那份初心,从而促我前进。
斯诺的语言很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就是一份原原本本的“纪录片”。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
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
斯诺对革命者的描写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他们一直对外宣扬鼓吹共产党人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强盗”。书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通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
一幕幕如纪录片一般展开,虽无跌宕起伏、惊险的大片情节,却令人激动不已。毛泽东夜晚在八角楼里阅读、百姓们“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党、一个真实的苏区、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
这本书一经发表,就产生了了巨大的反响,可谓是当时的流行书籍,人们通过手抄笔录等方式想方设法的都要读到了,它驳斥了国民党刻意扭曲的宣传,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即使到了今天,它的影响力依然不曾消减。
斯诺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83年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中国走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遍及全球的中国制造让全世界人民体会了中国的影响,遍布各国的孔子学院让全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的人文,辽宁舰的四海巡航让全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国的强大。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而不是茅草房、窑洞,当我们奔跑疾走只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不是为了生存发展,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而不是为了国的存亡,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是如何安定的美好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们,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也不能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民族存亡之际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精神铸就我们党的伟大。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红星歌观后感篇2
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很多书,也看了好几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其中一部就是《闪闪的红星》。我喜欢这部电影,也特别喜欢电影的小主公潘东子,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位勇敢、机智的红军战士。
?闪闪的红星》主要讲了一位只有10几岁的孩子,不怕敌人,与敌人斗智斗勇,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红军战士的故事。他经历很多苦难,受到地主恶霸的欺负,亲眼看到妈妈被敌人残忍的杀害,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打击实在是太大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留下了眼泪。东子是一名勇敢的小战士,只有10岁的他勇敢地与想偷偷溜走的汉奸走狗搏斗,虽然最后还是被他跑了,但是他让我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勇敢。《闪闪的红星》最让印象深刻的是东子为了山上的红军战士送盐巴,我们都知道,盐对我我们非常重要,没有盐巴吃战士们就会生病,没法打仗。东子急中生智地将盐巴溶解到水里面,然后把自己的衣服浸泡在里面,就这样,他把盐巴成功的送给了红军战士。电影的最后,他也成功的为妈妈报了仇,把汉奸胡汉三打死了。
?闪闪的红星》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东子身上学习到如何做到正直、勇敢、机智,还有追求理想的信念。我要以东子为榜样,好好学习,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不辜负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们。
红星歌观后感篇3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看过了很多电影,其中最让我感动,印象最深的是在顺德图书馆看的那一部电影 —— 闪闪红星,影片中潘冬子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影片讲述了在上一世纪 30 年代时,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爸爸是红军团长,妈妈是地下党成员。当他爸爸跟着红军队伍走后,妈妈为了保护群众的转移,把生死置于度外,被大汉奸胡汉三用火活活的烧死了。冬子眼睁睁的看着妈妈消失在熊熊的大火中……他伤心极了,吴大叔对他说:“你要坚强,努力学习,铲除胡汉三,为你妈妈报仇呀”。尽管冬子失去了妈妈,但他凭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送盐,传递信息。他每转移一个地点,都会把书本带上,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最后,他经过了重重磨难及考验,打败了土豪劣绅,最终佩戴上发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看完了这影片,我浑身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被冬子的英雄气概振住了,被共产党员那种不畏牺牲的精神所感动。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是靠无数的革命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要向冬子学习 , 学习他的机智勇敢 , 爱憎分明 , 不畏艰险 , 争分夺秒去学习的精神。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先进的年代,社会繁荣安定。我们作为 21 世纪的少年,一定要从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学多一些文化知识,为祖国将来的壮丽事业添砖加瓦。我们要有冬子那样的爱国精神 , 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富强 , 越来越美好 , 一定会走在世界列国之首 , 成为一个强大的超级大国。
红星歌观后感篇4
一首关于党的优美、动听的片头曲将我带进了这部动画片。
在柳溪村的空地上,胡汉三坐在太师椅上欺负村民,一位红军叔叔在屋顶上用手槍打他,开始他看到只有一个人,胆子就大了,就叫手下追过去。到桥下,看到有一大群的红军,马上就投降了。
一位叫冬子的孩子,他的爸爸参加了红军,在他行军出发前送了他一枚红星,告诉他,只要山上开满映山红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
在红军押送胡汉三的路上中了汉奸的埋伏。胡汉三和他的手下逃了出来,返回到村子,烧了冬子的家,冬子妈妈跑了出来,逃到红军和冬子的藏身之处。
当冬子看到爸爸给的红星时,一股力量涌了上来。他跑到胡汉三家中偷走了电报机。不过一不小心掉了东西,让胡汉三他们发现了。他们找到了红军的藏身地点,冬子妈妈为了救红军而牺牲了。
最后,胡汉三又被红军抓住了。映山红开满山野,冬子的爸爸终于回来了,红军也回来了。看到这里,我终于知道,红星为什么闪了。因为它闪的是红军的希望。我们要学习冬子的智慧、勇敢,也要学习红军的爱国和那种希望世界和平、人人平等。我觉得结局不怎么完美。如果冬子的妈妈没有牺牲,那些红军叔叔没有牺牲,胡汉三他们都能改邪归正,没有死伤,没有斗争,那结局该有多美好啊!我希望,红星能在祖国永远的闪耀、发光!
红星歌观后感篇5
本以为是一部很普通的红色影片,但没想到从刚开始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被潘东子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吸引着年纪小小的东子心里想着的是战斗,是与敌人顽强的斗争,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
整个电影时长虽然仅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却让我终生难忘.红星闪闪放光芒,红星灿灿指路程的歌声不断在我耳边响起,时刻提醒着我,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声明换来的!
影片中,让我感动的情节颇多。有一段是讲潘东子的妈妈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被敌人放火烧死,潘东子看到母亲被大火烧死,他变得更加坚强。他和游击队一齐走了。部队在大山里缺粮缺盐,没有粮食大家能够吃野菜,可是没有盐游击队员们就没有力气去打仗,他就和宋爷爷下山去整盐。敌人十分狡猾可恶,在上山的路上设关卡,不许往山上带粮食和盐,东子怕这来之不易的盐被敌人发现,他就把盐化成水倒在自自的棉袄里,躲过了敌人严密盘查,完了给山上游击队送盐的任务。
看完影片,我很佩服小英雄潘东子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要像东子那样,不怕困难不向困难低头,以坚强的毅力去打败它,同时也期望自我能够和冬子一样加入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红星歌观后感篇6
?闪闪的红星》讲述的是一个勇敢的平民小孩潘冬子的红军故事。
暑假里,我看了一场让我回味无穷的电影——《闪闪的红星》。
故事情节非常精彩,讲述了一个和我们年龄一样大小、普通的孩子——潘冬子,从小他的家里很穷,没钱读书,天天和小伙伴一起打土仗、捉土豪……潘冬子的爸爸是一名红军战士,几个月前,随着红军转移了,妈妈又为了掩护同志而壮烈牺牲,他就跟着游击队里的叔叔一起生活,潘冬子正义感强,善良又分明善恶、机智勇敢。当时的坏蛋胡汉三,把山下百姓的田地都占为己有,又封山,让山下人不给山上人送吃的,想饿死山上人。机智的潘冬子以郭振山的身份,在白狗子的米店里工作,悄悄地告诉买米的百姓们米的藏处;还把外套用盐水蘸湿,然后挤出来,使它蒸发掉,白晶晶的米一下子就出来了;勇敢的潘冬子,趁胡汉三睡觉时,轻手轻脚的走到胡汉三的旁边,蹑手蹑脚地把煤油浇到他被子上,然后,拿出打火机一点,胡汉三的被子上便燃起了熊熊大火,把他从睡梦中烧醒了:“谁呀?谁?”胡汉三急得大喊。“就是我,潘冬子!”潘冬子也响亮的回答,胡汉三还没来得及喊“救命”就被潘冬子拿磨利的斧头砍死了,最后,潘冬子和爸爸一样,也成了光荣的红军战士!
看完了这场电影,我想:胡汉三肯定死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死在不知比自己弱小多少倍的平民小孩的手里!
潘冬子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红星歌观后感篇7
20xx年的春节是我感觉过得最好的春节;那次,我和往常一样,和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说笑着。好客的乡民端来了清口的腊酒,虽不美味,却别有滋味。这次,北京之旅我玩得非常开心,也增长了很多见识,真是两全其美;我们能让这么好的一个老师来教我们,很不错啊。
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潘冬子的小男孩从小立志做红军,临危不惧,面对困难更是坚韧不拔,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取得胜利,成为了一个小小红军战士的故事。
当潘冬子的爸爸跟红军队伍走了之后,潘冬子和他妈妈天天盼着爸爸归来。妈妈告诉冬子,等映山红开满山野的时候,等春天来到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那时候,革命的春天,共产党的春天也就到了。潘冬子把爸爸给他的那颗红星一直珍藏着,激励自己勇往直前,争做小红军。后来潘冬子的妈妈牺牲了,但是潘冬子却依旧那么坚强。
当潘冬子被胡汉三倒吊在树上,被鞭子狠狠地抽着的时候。可他的意志仍然不动摇,十分倔强,怎么也不肯说出父亲潘行义的下落。这是我最难忘的一幕。
潘冬子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精神与性格令我敬佩。他小小年纪就拥有这么强烈的使命感和这么远大的志向,让我不得不惊叹。当时他只有7岁,在我们这个时代,7岁时却还被父母宠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道理都不懂,更谈不上怀有远大的志向。而生在革命时代的潘冬子7岁立志做红军。这和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体会不到战争时代的穷困和痛苦,只是深深地沉醉在如今的幸福时代。而看了《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更让我以潘冬子为榜样,向他学习。我要像他那样树立远大的志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红星歌观后感篇8
今天,我们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面的主人公——12岁的小男孩潘东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潘东子住的这个小镇本来很安宁,打自潘东子出生后,跑来个“白狗子”(日本兵)的同党——吴汗三。当时在延安的毛主席把这个小镇定为红军根据地。听说红军要来了,小镇的人们都盼望着能过上好日子,东子也参加了儿童团。在一次站岗中,潘东子发现吴汗三想溜走,就上去和他搏斗。瞧!东子是多么的勇敢啊!要是我肯定躲起来,不出声。小孩始终是小孩,东子没能斗得过吴汗三,还是让吴汗三这个坏蛋溜走了。不久,日本兵轰了过来,红军是越打越少,于是大部分红军北迁了,有一部分还留在山下,偏偏这时侯吴汗三回来了。为了送米、盐到山下给红军,东子用水把盐吸在衣服上……
小小的东子是那么的聪明,相比之下,我虽然聪明,但我全用在歪脑筋上了。东子站岗、放哨,给红军送粮食,为红军送情报,最后把吴汗三给杀了,他的这种为祖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是多么的值得我们学习!他想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时刻想着他能为祖国做些什么。面对凶狠的日本兵和那刺刀,他没有退缩,勇敢地和敌人搏斗,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东子的这种精神很是值得我们学习。如今在和平的年代,虽不需要我们冲锋陷阵,但我们能做的还有许多,我们在学习上更不能退缩,在生活中也要勇敢地面对每一件事情。
东子真是位“小红军”。东子,你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活中的偶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红星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