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档范文 >策划方案

风雨的教案7篇

教案应该具备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更加系统地整理和准备教学素材,以下是写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风雨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风雨的教案7篇

风雨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3能通过一些重点句子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生活体验,体会语句的优美。

2、通过朗读、交流、合作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能通过一些重点句子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体质疑,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你见过暴风雨吗?说说自己对暴风雨的印象。

2、揭题质疑,让学生根据课题自主提问。

教师归纳:暴风雨到来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境?暴风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知道课文按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以及“暴风雨的启示”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内容。

3、按课文顺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自主学习,独立感悟。

1、了解这一场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继引导、梳理、归纳并板书要点。

2、说说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

四、入境悟情,情景交融。

1、指导学生学习暴风雨“去之后”的.相关段落(7-10)自然段)。

(1)指名读这几段。

(2)说说自己在文中看到的景象,并概括特点。

(3)抓住文章一些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进一步体会暴风雨之后的绚丽华美春色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4)小结:抓住重点句子,了解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2、质疑。

(1)读句子。“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灭亡,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2)质疑。作者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喜欢的是暴风雨“去之后”的绚丽华美,是不是对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狂暴”觉得不美,不喜欢呢?

3、读课文1—6自然段,勾画重点词句。

(1)通过文章描写把暴风雨的词句,尤其是动词,说说暴风雨“来之前”

“来之时”景物的特点。

(2)通过文章“宛如天神”“激动人心的乐章”“优美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等比喻、拟人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4、小结。在作者看来,美是表现在不同方面的。暴风雨去之后的黎明、碧空、朝阳,小鸟、花草、露珠,是一派绚丽多姿的美;而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闪电、霹雳、狂风、暴雨,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五体会哲理,深化认识。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

六、总结。

板书设计

17 暴风雨的启示

来之前

来之时 同样具有美

去之后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暴风雨的启示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风雨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练掌握文中生字词的字音、字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分析文中重点语句,掌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对孩子的童真童趣的赞美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童真童趣的天性,能够用孩童的眼光看待世界,发现生活的`美。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并运用。

2、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含蓄情感,理解作者对童真童趣的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检查、矫正课前预习。

2、交流作家作品情况。

二、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第1段:树林全貌;

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

第3段:断绳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苍蝇;

第5段:鸟巢、鸟儿;

第6段:废纸、猫、瓦;

第7段:浮萍、鱼儿;

第8段:老头、孩子。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

文章先从树林子开始着手,呈现给我们一幅恣意的狂风图。接下来,从形状、声状方面对被风吹得乱了的垂柳、杨叶、芦苇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继续展现狂风大作的画面。写了几组自然物,作者的笔锋陡转,写到了动物,写到了人。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

三、精读课文,学习写作技巧

1、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

侧面烘托。

2、“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将树林子比喻为一块面团,并用一个“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

3、“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你认为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跑”、“撑”、“撞”、“跌”、“失去”,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绳的羊”的一连串表现,从侧面烘托了风之狂。

4、“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夸张。只有“两步远”却“长时间走不上去”,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联翩,可见风之大。

5、“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用?

比喻。将葡萄蔓比作“一条死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葡萄蔓被风吹落的情状。

6、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动词的使用及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除上面所涉及到的句子外,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其它句子,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四、合作探究,体会行文妙处

1、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同意这种说法。文章结尾,写孩子们“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由此看来,孩子们的脚下、门外,已是积水漫漫,否则又怎么可以放纸船呢?

2、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文章结尾的场景和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结尾处,与前面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恐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文末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五、布置作业

学了本文,你一定收获不少。请选择某一熟悉的景物写一篇片段作文,不少于200字,尽量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风雨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8个生字,注意读准“蓬、疯、撑”等字的后鼻音;指导掌握“暴”的字形。区别“向、像”,并能正确运用。积累“罕见、仿佛、担心、惊慌、空旷、心甘情愿”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并通过质疑、释疑,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3、通过比较不同人在暴风雨中的不同表现,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学难重点:

朗读和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体会他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媒体引入,体会暴风雨的猛烈程度

1.观看媒体,简要说说画面内容。

师:请你先来看段录象,待会儿,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看到的这场暴风雨。板书:暴风雨指导字形:暴

2.交流

随机解释“泛滥”:出示:泛滥泛滥就是指江河的水太多了,以至于都溢出来了。所以,你看,它们的部首都是……(三点水旁)

3.引说:

出示:罕见、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洪水泛滥、房屋倒塌这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雨。顿时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没过多久,便能看见……(洪水泛滥、房屋倒塌)

出示词卡理解:“罕见”的意思就是“少见”。这样来势汹汹的暴风雨的'确是难得一遇。

4.用屏幕上所给出的词自己来连贯地说说这场暴风雨吗。

(这是一场罕见的暴风雨。顿时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没过多久,便能看见洪水泛滥、房屋倒塌。)

5.出示第一节。

师:公元1658年的9月3日,英国也遭受了这样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出示:第1节板书:罕见

文中是如何介绍这场罕见的暴风雨的?自己读读,注意读出这场暴风雨的罕见和来势汹汹?(指名读)

6.遇到这样的暴风雨,人们一般会怎么做呢?(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7.小结,揭示课题。

师:你们说的一点也不错。然而,有一个人却是迎着暴风雨而上,他就是……补充完整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第23课,就为我们介绍了这个看似奇怪、与众不同的人。齐读课题。

二、学习质疑,体会牛顿对科学的执着、勇敢

1.反馈预习

(1)请大家来自由读读课文,尤其注意屏幕上出现的字词的读音。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词。

字形辨析、分析 结构:蓬、篷出示:蓬松

(3)指名分节读课文,

2.引读第1—3节,感受弟弟、妹妹们的惊慌。出示:句子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提到当特大暴风雨来临时,大家都会躲在家里。的确,你看,牛顿的弟弟妹妹……弟弟担心地问……妹妹惊慌起来……(指导读出担心、惊慌的语气)

3.默读5—8节,整体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的表现。

师:那牛顿到底在暴风雨中干什么呢?请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5-8节。默读要求……(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

交流:板书:跳、乱跳、像个疯子般不停地、了解风力

4.尝试质疑。

师: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

交流:板书:问题

5.重点学习第7节,通过释疑,了解牛顿这样做的原因。

过渡:牛顿为什么要在这样罕见的暴风雨中不停地跳?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请你好好读读第7节,将这一小节一字不差地读清楚。

1)指名读第7节,谁来说说牛顿是怎么跳的?

交流:板书:向着风向上跳、背着风向上跳

①理解“向”:这里有两个“向”字,可它表达的意思却不一样。“向着风”的意思就是……(面对着风、迎着风)那“向上跳”的意思就是……(朝上跳、往上跳),来,请大家一起向上跳。

②谁能用其他字来替换这两个“向”字,用一句话来说说牛顿是怎么跳的?(牛顿有时候迎着风朝上跳,有时候背着风朝上跳。)

③播放:光盘中的媒体在罕见的暴风雨中,人们躲都来不及,可牛顿却不停地跳着。让我们来看看媒体,感受当时的场景。

④风呼啦拉地刮着,牛顿不停地跳着。让我们再来看一遍。这回请你在看的同时,注意听我的配音。待会儿,要请你学我的样子来说说。播放:光盘中的媒体

你看,在暴风雨中,牛顿有时候身子背着风跳,每跳一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有时候身子向着风跳,每跳一次,也要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有几次,他一起跳就撑开斗篷,样子像只蝙蝠。

⑤播放:光盘中的媒体配合录像,自己来说说。特别注意看清牛顿跳的方向。

⑥播放:光盘中的媒体谁能借助媒体,也来介绍一下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样跳的?

2)从中不难发现,牛顿在这罕见的暴风雨中并不是在乱跳,而是为了……(了解风力)加箭头

6.引读第8节:出示:第8节

牛顿当时看似像疯子般地不停地乱跳。然而,实际上,他每跳一次,都做着认真的记录。他真的疯了吗?……

是呀,牛顿这样跳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风力,请你用更加肯定的语气回答我。牛顿真的疯了吗?……

7.引读第9、10节:

暴风雨中,风向、风力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牛顿只有不停地跳,才能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能把他刮多远。这情景,也让正在焦急寻找牛顿的妈妈看得一清二楚。当时,牛顿的妈妈……风一阵阵地刮,牛顿一次一次地跳。妈妈看着看着,明白了。她……她想……

8.引读5-7节,体会牛顿的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师:的确,表面看,牛顿是被风刮跑了,然而这是他……(心甘情愿)的。

出示:“心甘情愿”解释条选择甘”的字意

原来,牛顿只是对于这么罕见的狂风充满了好奇,即使头发……出示:第6节(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他还是在自觉自愿地有时候……出示:第7节他并不是真的被风刮跑了,所以在“刮跑”上加上了……(引号)。他为了了解风力,在罕见的暴风雨中不停地跳,显然也不是乱跳。所以,在这也要加上……(引号)。加引号

9.交流读文感受。

师:如今,我们已拥有了精密的仪器来测量风力,然而在当时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对风力到底有多大充满了好奇的牛顿即使冒着危险,也心甘情愿地在实践中探究。你能结合牛顿在暴风雨中的举动说说牛顿给你的印象吗?

(暴风雨这么危险,牛顿却不害怕,我觉得他很勇敢。牛顿在暴风雨中一次次地跳,认真记录,说明牛顿对自己地爱好很执着。)

三、总结课文

牛顿对待科学就是这样执着、勇敢,最后,在研究领域获得了成功,成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课后,请你们将牛顿留给你的印象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并上网查找一下相关资料,从中摘录几条牛顿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

风雨的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最近福建沿海地区大雨频繁,经常刮风下雨。很多孩子来园后都在讨论天气。“今天风可大了,我们家的窗户啪嗒啪嗒的响着,睡觉的时候可害怕了”“爸爸送我上学的时候,我和爸爸的、裤子都湿了”等等。通过幼儿的对话,我们了解到天气已经对幼儿造成了影响。考虑到台风在福建沿海地区出现频率较大,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台风,了解台风并且懂得如何应急,我们开设了这堂课。

【活动目标】

1、认识台风及其危险性,知道台风的基本预警级别。

2、学习当台风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3、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台风的看法。

【活动准备】

1、视频《台风的由来》,和风的声音

2、关于台风各种图片的ppt

3、画图纸和彩笔

4、幼儿的阶段发展和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起幼儿表达情感的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呢,老师要介绍一位宝宝给大家认识,但是,这位宝宝很淘气,先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声音吧,猜一猜他是谁?这风破坏性很强,看看图片,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1、教师播放ppt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有天,台风宝宝问老师他是哪来的?老师也不知道就请来了燕博士来帮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燕博士是怎么说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视频(台风的由来)

(三)组织幼儿学习台风的五个预警级别及其危害

(播放ppt图片,帮助幼儿认识台风的五个预警级别。)

教师:小朋友,台风也有大小的区别,那我们怎么区别它们呢?

(播放ppt图片,让幼儿认识到台风的危害)

教师小结:台风经过地区将会发生大风、暴雨天气,狂风会破坏建筑物、倒翻船只,暴雨会引发洪水,造成水涝灾害,有时还会造成雹灾。

(四)引导幼儿思考与讨论,学会交流分享

教师:告诉老师当你们遇到台风的时候在哪里?心里是什么感觉?那小朋友们知道么?当台风来的时候,该怎么办?

(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与幼儿总结讨论台风来临前后的自我保护方法)

教师小结:

1、发生台风时,电视上都会出现红色,橙色,黄色三种颜色的警报,见到台风警报后,尽量不要出门。

2、准备充足的水、手电和食品,关好门窗。

3、尽量躲在房间的墙角,不要到处走动,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4、发生台风不要害怕,要想想如何保护自己,逃生,自救。

(五)让幼儿用图画表现自己眼中的台风,并展示作品

【活动总结】

台风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灾害,在福建这个台风多发省份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是必要的。通过这堂课,让幼儿认识台风,知道台风的基本预警级别,了解台风的危害及影响,使幼儿懂得珍惜美好生活,保护自然生态,面对可怕的台风时,冷静思考,学会逃生,自救。

【活动延伸】

1、在区角增设其它气象灾害,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气象灾害。

2、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按图标设计并进行作品展示。

风雨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学生对文言诗文的解读能力;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反复朗读,讨论交流为主,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语: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炎黄子孙,以不同的方式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而,王朝的更迭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每一朝代,初期都能励精图治,后来逐步下滑。所以才有人提出:生命的活力,不来自宫廷,而来自民间。毛主席说,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宋朝晚期,皇帝暗弱,昏庸无能,不思进取,很让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那样的诗人看不上眼。可是他们空怀报国之志而得不到信任。谁了解陆游、文天祥这两人?

请同学试着讲一讲,展示幻灯片。

二、朗读训练,结合写作背景,做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1、齐读,注意读间和辨析形似字。

戌xū寥liáo哀āi

戍shù戮lù衷zhōng

戊wù戳chuō蓑suō

2、听录音(2遍),注意听朗读的节奏。

3、自读、指读、齐读。

三、分析这首诗。

1、同桌互相讨论,说一说诗句的字面意思。

教师明确:

在“孤村”这样偏远的生活环境,却一点也不为个人的境遇而悲哀。

还念念不忘的,是为国家去保卫轮台。

夜深了,思绪却纵横驰骋,听到的是风声雨声,披着铁甲的战马和那刚结冰的河流,在朦胧中,便飘然入梦。

2、品味这首诗雄浑的意境,想想是什么使作者将铁马冰河与风雨大作联系在一起的?(帮助学习明确)

思考后明确:

“风吹雨”,让作者想到了“铁马”在渡过“冰河”;无眠的'夜晚的壮志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只好用“梦”来满足报效祖国的愿望。

3、由这首诗,你还能想到哪些历代名人的名作?

提示:曹操的、辛弃疾的、文天祥的……

(1)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四、学习《过零丁洋》(约分钟)

1、如果说陆游的时代,大宋的江山已成危局,到了文天祥的时代,则已是回天乏术了。但是,家贫出孝子,国乱见忠臣。也只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才能产生文天祥那样的具有高尚民族气节的伟人。(板书:《过零丁洋》文天祥)

2、文天祥赶上了一个责任重大的时代,今天读他的诗,还感觉得到那份历史的沉重。

辛苦遭逢起一经——一个白面书生。

干戈寥落四周星——寡不敌众,却维持了整整四年。

3、请各位模仿老师,对以下诗句进行解读:(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用幻灯片明确答案)

————“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国土被蚕食,人民逃亡路上毫无目的。

④身世浮沉雨打萍——被欺凌的人们,正如暴雨中的浮萍。

————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⑤惶恐滩头说惶恐——在惶恐滩头,我们的逃兵曾经惶恐。

⑥零丁洋里叹零丁——在零丁洋里,可叹与我同道的人……我是孤苦零丁。

————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人总有一死,无人可以逃脱。

⑧留取丹心照汗清——让我的忠贞和赤诚,去照亮史册。

————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方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4、总结“解读”特点:忠实于原作,简洁的语言。

5、集体朗读一遍。

五、拓展延伸(幻灯片展示):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揭题释题:①读题后指出,这是陆游85岁时所作的绝笔诗。也就是诗人用诗写下的遗嘱。②“示”是告知的意思。

2、请同学试着解释诗句的意思,再说诗的大意。

3、思考:读了《示儿》,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

六、课堂总结。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风雨的教案篇6

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泊秦淮》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板书:借题发挥

商女豪门贵族

主题: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五、齐读并背诵全诗。要求:读出忧伤、悲愤。

六、积累:

第二课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山阴(今浙江绍兴)骤起一场风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的心弦。在此前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但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此刻诗的灵感又随风雨同至。诗中强烈的报国感情、豪迈的诗风,使人读之足可“发扬矜奋,起痿兴痹”(姚范《援醇堂笔记》)!

当时诗人境遇不佳,罢官时两袖清风,归居后祠禄亦时有中断,故曾有《薪米偶不继戏书》诗;经济上捉襟见肘之外,尚心力交瘁,时常卧病。当他“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语),仍发出高亢之音。“卧”而“僵”,形体可谓衰朽;“村”而“孤”,处境亦沉湎于一己之否泰荣辱而顾影自怜,他仍“杜门忧国复忧民”(《春晚即事》);其二,“老病虽惫甚,壮气复有余”(《夜读兵书》),诗人“不自哀”是对复国大业仍充满胜利信心。“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得其志坚定不移。

教学后记:……

风雨的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意识。

2、能正确判断哪些地方是能躲避台风的安全地点。

3、能了解台风来了的一些简单自我保护的常识。

二、活动准备:

台风的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台风来了的场景图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教师:“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台风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2、幼儿自由讨论、交谈:台风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把防台小知识编成儿歌教给小朋友)

台风来了莫惊吓,迅速求救往高爬。切断煤气和电阀,寻找木板做舟伐。

3、播放“防台小知识”的课件给幼儿观看,让幼儿了解一些防台知识。

(往高处跑、关水电门、不能在水沟边走、不能随便喝洪水、找游泳圈或者木盆当船)

4、与幼儿讨论哪些地方是能躲避洪水的高地?幼儿先自由谈论。

教师小结:(能躲避洪水的地点:高楼顶、房顶、山顶)

5、请幼儿说说在我们幼儿园哪里是能躲避洪水的高地?

6、防台安全演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的教案7篇

春的消息教案7篇

开心的教案7篇

数学12的教案通用7篇

数学12的教案优秀7篇

手的工作教案推荐7篇

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7篇

中班语言的教案最新7篇

春天的草教案推荐7篇

饺子的活动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193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