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制定科学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以下是写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纸的研究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纸的研究教案篇1
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设置了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活动类课程中规定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即在高中阶段必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按照教育部的课程计划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方案。为使“研究性学习”活动切实开展起来,特制定本学期活动计划如下:
一、 宣传动员
学校在开学初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就“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活动具体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以及“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等进行指导性的宣讲。要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一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综合性内容为主,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目标,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性和使命感的课程。
二、 加强领导管理,优化人员配置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切实落实《课程计划》的有关要求,将“研究性学习”活动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排进课表,深入课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将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密切配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具有各种聪明才智的学生能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并得到应有的培养。
三、 时间安排
研究性学习每周三节课,集中安排在周六上午。根据需要,也可以因时制宜利用其他时间。
四、 实施过程
初拟个人课题方案,指导教师可提出可供学生研究的课题,每学科每人至少三个。教研室汇总印成课题指南发给学生。指导教师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安排。每位任课教师应承担两个以上课题组的指导任务。
选定课题后,各课题组自主开展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随时跟踪指导。学期末每个课题组都必须有成果。成果可以是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也可以是一件模型、一个展报、一次演讲等其他形式。各小组经评议给出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小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现。
指导教师要写1—2份研究性学习案例;班主任代表班级课题实验指导小组根据本班课题实验的情况撰写总结报告;年级组长根据本年级具体实施情况撰写年级学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总结报告;教研室撰写学校“研究性学习”工作总结。
?一粒种子》是一篇老教材,老师们都比较熟悉,由于这是一篇常识性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所需的条件。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接近儿童口语,是朗读的好教材,因此也被编入了省编教材。《一粒种子》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层(第一节)写‘粒种子睡在泥土里,春天来了,觉得很暖和。“暖和”一词暗指温暖的春天到了。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温度。
第二层(第二节)写种子喝了水觉得很舒服。在泥土里的种子喝到水,侧面说明春天大地解冻,雨水充沛,暗指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第三层(第三至第七节)写种子和蚯蚓的对话,讲春天来了,春风吹着,阳光灿烂。“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这些对话,暗中说明种子发芽出土需要空气,也说明蚯蚓松土对种子发芽的好处。
第四层(第八、九节)写春天的热闹景象和种子一定要破土而出的强烈愿望。最后一句“啊,好个光明的世界!”写出了种子出土后感到惊奇、兴奋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全文有四处写到“把身子挺一挺”,这种拟人化的语言,含而不露,生动有趣,使课文充满了活泼的童趣。
但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这是篇常识性童话,既要讲究科学性,使学生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又要注意个要上成常识课,要根据童话的特点,抓住课文中种子与蚯蚓的对话、排比句及最后一句进行朗读指导,读出语气,以读代讲,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堂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训练学生听、读能力之外,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进行说的训练,文中有三幅插图,教师要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三幅插图:教师在讲到“啊,好个光明的世界!”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春天的景色,如能把前几课学过的有关春天的内容综合起来说一说更好,不仅进行了说的训练,又充分领略了春天那种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因此我制订的教学目标是:
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世界”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热闹、也”各写一个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看起来,这个目标与第一个目标重复,其实不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不仅仅要学生掌握种子发芽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概括能力。)
大纲指出学生在小学阶段应掌握的2500个常用汉字,具体要求如下:一年级掌握430个,两年级掌握680个,三年级掌握580个,四年级掌握450个,五、六年级掌握360个。由此可见低段教学以识字为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12个生字,理解带有生字的新词。难点是:
字音:和(huò)是多音字;挺(tǐng)后鼻音,蚓(yǐn)前鼻音,钻(zuān)泉(quán)三拼音;
字形:“挺、世”的笔顺;
字、词义:挺,热闹,突然;
知识:懂得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要解决生字重难点,就要求教师重视设计识字环节。字音教学在学生自读课文,预习后检查(包括个别读、开小火车读、齐读)到巩固练习时的复习,生字在课堂中出现频率多,学生的识记就牢。字形教学采用随堂识字,如教“蚯蚓”一词,先给学生看蚯蚓的挂图,介绍它的形状、特点,然而“蚯蚓”两字容易写错,教师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分析字形,帮助学生记忆。教“蚯”时可说“蚯”字右边是“丘”不是“兵”,因为蚯蚓没有脚,所以下面没有两点。蚯蚓有时弯弯曲曲像张“弓”,有时伸得笔直,像—竖,所以“蚓”的右边是引。(有的老师会说你这种方法是不是太罗索,用形声字规律来学不是更简单吗?但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丘、引”。“引”字在《蜜蜂引路》。一课才学,教师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字义词义的教学也采取多种方法,能通过查字典解决的就查字典解决,能换词语理解词义的就让学生换词语理解。如“突然”换个词,学生很快就能找出以前学过的词语“忽然”与“突然”意思相近。还可以通过比较进行词义理解,如“挺”,教师可让学生说说下列各句中“挺”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挺机枪。
今天老师表扬了我,我心里挺高兴的。
方明挺着胸向前走。
种子把身体挺一挺。(做一个动作)
通过比较既让学生懂得了“挺”的不同意思,扩大了信息量;还使学生明白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另外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如“热闹”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是:繁盛活跃的场面,如果这样解释,学生更不易理解,教师可通过排比句教学理解、掌握“热闹”。教学时,教师问学生春风是怎样唱歌的?,让学生轻声吹着“呼——呼”;泉水是怎样唱歌的?“叮咚叮咚响”小鸟是怎样唱歌的?“叽喳叽喳”;你们会唱有关春天的歌吗?请学生唱一唱,接着再让学生分别唱起春风、泉水、小鸟、小朋友的歌,然后到讲台前来大合唱,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随即让学生体会说出讲台前是怎样一种景象。用书上的话说一说;使学生初步认识了排比句的特点,又让学生用“热闹”造句,学生造出来的句子比较具体:国庆节那天,马路上人山人海真热闹啊!开运动会那天,操场上热闹极了啦!有跑步比赛,有跳高比赛,还有拔河比赛。这样让学生动一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热闹”一词,认识了排比句的句式,出色完成了造句练习,从而达到一石四鸟的教学效果。
课文把一粒种子当作人来写,十分有趣,然而种子在地下的情况,学生是无法直接感知的。为了解决学习上的这一难点,教师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在玻璃瓶里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又放缓教学坡度,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较为直观地看到了种子发芽的—些现象,从而能结合课文归纳出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获得科学知识。由于这是篇常识性的课文,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实践活动,不仅课前做实验,而且课后应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一粒种子种在盆里,记载它的发芽过程。实验不仅可以帮助理解课文,而且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的习惯。
本课教学可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抓住重点句提契全文,用倒序分析法,疏理脉络,传授、剖析词句,帮助学生体会情感,领会文旨。教学步骤从观察入手,揭示课题,教师出示两只盛有豆种的玻璃瓶,让学生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种子同样在泥里,为什么一粒种子发芽出土了,另一粒仍旧老样子?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重点句:课文中的哪一句描写种子发芽出土时的情景?出示: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突然一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理解分析这一句,种子突然见到了“好个光明的世界”时心情怎样?(惊奇、兴奋、赞美)文中哪个词表达了“惊奇”?(突然)哪个词说明兴奋?(啊)哪个词含着赞美的意思?(好个)如果把句子中“突然”“啊”两个词儿去掉,把“好个”换成“一个”,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读读比比议议,仔细体会这些词的深刻含义。再分析种子发芽过程,教学发芽过程以“把身子挺一挺”为主线,贯穿全文,分析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加强朗读品赏,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粒种子”,边朗读边表演、把描写种子“睡、醒、渴、喝、舒服、招呼”等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情景,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小朋友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得到美的享受。最后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做种子发芽的试验,写好观察日记四篇(种在泥土里、在泥土里醒了、种子发芽了、种子钻出地面)。这样,这堂课不仅完成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的培养,也完成了写的能力的训练。
这课的板书采用图示式板书,(板书略)
此板书按照课文内容的顺序逐步演示,以线条表示地面,在地下展开种子发芽的剖面图,每一个“挺一挺”是种子发芽的环节,在环节下面分别指出所需的条件,最后钻出地面,既直观又概括了课文内容。◆
背景:
?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课文的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童趣,深为儿童喜爱,学生自读课文不会有多大的困难。但如何引领学生感悟课文生动的语言,天真的童趣,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中种子的情感,体会种子对春天的向往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一粒种子发芽动作(无声)
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导入课题:一粒种子
二、 自主学习,读中识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在读之前给自己说说应该做到什么?[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有利于学生今后发展。]
2、 抽读课文,纠正读音,随课文媒体出示生字宝宝认读。
3、 认读生字宝宝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方法
4、 全班交流识记生字方法,让学生当小老师:你会带领大家学习哪个生字?
三、 再读课文,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四、 读读演演,感悟内化
师:现在我们还要当一回配音演员,给无声动画配音。要做一名好的配音演员,可不容易,先要反课文读好,读出感情来。你愿意读哪一部分?(屏幕出示4块内容,根据学习需要分成3块1-2节、3-7节、8-9节顺序不固定,根据学生选择可任意调换。)
1、 指名读1、2两节,师生共同评议――自由练读――齐读。
2、 多媒体出示3-7节(蚯蚓和种子的对话)。
师:要读好这段对话可不容易,我们先来过这一关。出示:
①括号里该填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填?
a、 种子地问蚯蚓:外面是什么声音?b、 蚯蚓地说:那是春风。春风招呼我们到外面去。c、 种子地问:外面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②根据你的理解试着读读看――评议――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③师小结:是呀,同一段对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读起来也可以有自己的感觉。只要能把你感悟到的读出来,都是可以的。
3、 媒体出示:8-9节课文和文中第三幅插图。
①指名读这两段。
②看图,想像,重点感受热闹。
春风怎样只听唱歌的?(大家轻声呼一呼)
泉水怎样唱歌的?(试着唱一唱)
小鸟怎样唱歌的?(叫一叫)
小朋友会唱什么歌?(唱一唱,感受春光的美)
③表演合唱,理解热闹。
④外面既然这么热闹,泥土里的种子可等不住了,自己试读――抽小组读――齐读。
⑤再看图。种子又抒身子挺一挺,它终于钻出了地面。它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光明世界?看图说说。
⑥指名读最后一段――评议――齐读。
五、 演读课文,享受美文
多媒体放无声动画,要求二人一组分工合作,给无声动画配音(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1、 二人一组自由练习。
2、 抽学生来配音演读――师生评议。(学生一个个涨红了小脸,兴奋不已。)
3、 全班表演读读课文。
六、 给画添话,创造想像
1、 种子从睡在泥土里到发芽,肯定有不少心里话吧!请你在每幅图下写几句。
2、 交流欣赏。
分析:
新课程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教师要营造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活泼、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情境,保证学生自读、自悟、自创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特点和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接触语文材料的自主活动中,在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体验语言学习的规律,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反思:
1、 营造开放的、浸润性的积极互动的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乐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大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如让学生填写种子和蚯蚓对话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去填,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而这正是课程标准 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的最好诠释。
2、 唤发情感,提供充足的空间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态度上产生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如在对于热闹一词的理解时,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可以利用的部分,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说话、表演的基础上理解热闹,同时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想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的方法,并在情景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的熏陶。并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演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种子、蚯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演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体会到了文中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并享受着自己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
?一粒种子》教学案例
学会善于倾听
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倾心,要求听别人说话时要用心、细心。这其实是一种文明礼貌,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小学生一般注意力都不够集中,课堂中较容易活泼好动,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有责任要经常提醒,提醒同学们注意听清别人的话语。同时,还要善于树立榜样,表扬鼓励那些乐意听别人说话的学生,让其余学生都能向他学,逐渐养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记住别人说话的要点。总之,听,是一种本领,需要我们老师从小对学生加以训练和培养。
下面是我在教学《一粒种子》一课时课堂上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师:小朋友,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种子钻出地面以后,会看到什么呢?(前后同学可以讨论一下)
(教室里沸沸扬扬的,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
师:谁想说一说?
生1:种子钻出地面以后,会看到小溪流在流着,太阳放射出金光。
师:说得不错,能不能再说得具体一些呢?(小溪流在怎样地流着,太阳放射出怎样的金光?)
(这位同学一时语塞,答不上来。)
师:没关系,哪位小朋友听清楚了她的发言,能帮帮他的忙?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能先前只顾着讨论,根本没听清楚同伴的发言,就在这时,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作为老师的我在失望之余欣喜不已,心想:在他发言后,我一定要好好表扬他一番,在班中树立一个善于倾听的好榜样。)
生2:种子钻出地面以后,看到小溪流在潺潺地流着,太阳放射出千万道金光。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不但听清楚了同伴的话,而且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了,让我们为他的精彩发言鼓鼓掌吧!
……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处处都有这样的训练点,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利用。
?一粒种子》是一篇科学童话。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进入童话的情境,又要学到科学知识。程玲老师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这节课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全文概貌,抓住四个“挺—挺”理清课文脉络,为最后总结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打下基础。在分层阅读阶段,注意把学生带入童话的境界。教师采用形象生动的贴图,种子从微微睁开眼到最后长出小叶,钻出地面,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了种子发芽的过程,富有儿童情趣。教师还采用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让小朋友做种子、蚯蚓,使学生从旁观的阅读者转换为课文中的“人物”,体验种子的情感。采用这些方法,使学生进入童话境界,情趣盎然。在逐层理解的基础上,又回到整体,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在这个阶段,教师充分利用板书,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初步掌握了阅读科学童话的方法。
这节课教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语言训练和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低年级儿童长于形象思维,程玲老师非常注意发挥这一优势。“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一句,老师让小朋友说说它们各是怎么唱的,唱什么歌。学生回忆了春风、泉水的歌声,再唱唱小鸟和小朋友的歌,通过表象的再现,形象具体地感受到春天的一派热闹景象。在此基础因势利导,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热闹”这个词。教师并没有给“热闹”下定义(事实上也很难下),学生却实实在在地懂得了什么是“热闹”,这样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宜的。为了让学生体会“赶快”这个词的重要性,教师把删去这个词的句子与原句比较,再让学生想象一下种子这时的心情,从而认识到“赶快”用在这儿特有的情味。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把“春风在唱歌,……”跟“春风在吹,……”两个句子读读、比较,学生感到前一种说法好,而且知道了因为把春风、泉水、小鸟当作人来写,所以很生动。这一段的教学,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儿童语言发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发展了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了儿童的词汇和句式。
这节课还充分利用图画,训练儿童看图、想象和说话。第一次是在蚯蚓和种子对话时,通过看图讲述,使学生形象具体到感受蚯蚓说的“外面亮得很”。第二次是在种子挺出地面以后,通过看图讲述,把“好个光明的世界”具体化。儿童能把图上看到的景色跟课文描述的事物以及自己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叙述,对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师:这篇课文比较长,小节比较多。请在课文里找一找,拿出铅笔做上记号,种子睡醒过来有几个“挺一挺”。(学生拿铅笔边看书边做记号)
师:书上有几个挺一挺?你来讲讲你是怎么划的?
生:第一个“挺一挺”是从“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到“就把身子挺一挺”。
师:也就是课文的——
生:也就是课文的第一小节。
师:第二个挺一挺呢?
生:第二个“挺一挺”是从“它有点儿渴”到“就把身子挺一挺”。也就是第二小节。
师:说得很好。第三个呢?
生:第三个挺一挺是从“种子听了很高兴”到“又把身子挺一挺。”
师:第三个“挺一挺”内容比较多,比较长,应该从“春风轻轻地吹”开始,到“种子听了很高兴。”第四个呢?
生:从“春风在唱歌”到“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
师:第四层意思应该到完了。有四个“挺一挺”。跟他划得一样的同学请举手。(学生都举手)
师:好,种子发芽有四个“挺一挺”,每挺一挺就是一层意思,现在我们一层一层来读,看看这粒种子是怎样发芽的。第一小节有几句话?
生:第一小节有两句。
师:请你读第一句。(指名另一学生)你读第二句。(两名学生先后读第一段中两句话)
师:好。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在图上贴上一粒子沉睡在泥土里)它觉得很暖和。(板书: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板书:就把身子挺一挺。同时在黑板挂图上贴上一粒微睁开眼睛的种子)
师:(指名)你来读第二段。(学生读第二段)
师:种子觉得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板书:喝水)觉得怎么样?
生:(齐)很舒服。
师:对,它又把身子挺一挺。(板书:又把身子挺一挺,同时在挂图上贴上一粒睁开眼睛的种子)好,我们把第一、第二节连起来念一念。要把它感到暖和,觉得舒服的感觉念出来。(生齐读一、二两节)
师:这时候春风轻轻地吹着,种子在泥土里看到好朋友了。看到了谁呀?
生:(齐)蚯蚓。
师:对,看到蚯蚓了。(在挂图上贴上蚯蚓)它们就说话了,它们说了不少话呢!现在老师来做蚯蚓,小朋友,你们做种子,我们来对话。春风轻轻地吹着,你们就来问我了——
生:(齐读)外面是什么声音?
师:(读)那是春风,春风招呼咱们到外边去。
生:(齐读)外边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师:(读)不,外边亮得很,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师:好,现在我们换一换,你们做蚯蚓,我来做种子,我来问你们。(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蚯蚓告诉种子外边亮得很。你们看看课文中这幅图,外边是什么样儿的?谁把这幅图讲给大家听听。
生:外边亮得很,太阳把大地照得暖暖的,柳树在阳光照耀下,迎着春风跳舞。小燕子在唱歌。
生:太阳射出了万道金光,照得大地亮堂堂。柳条儿迎着春风在空中飞舞。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师:说得真好。外面的世界那么美,那么可爱,蚯蚓看到过了,种子还没有看到过,蚯蚓会怎么做?
生:帮种子松土。
师:对,蚯蚓帮种子松土。它说,我来帮你松土,(板书:松土)你可以钻出去。种子听了很高兴。为什么很高兴?
生:因为它想外边亮得很。蚯蚓帮它松土,它可以钻出去看看地上的世界。
师:对,它就又把身子挺一挺。(板书:又把身子挺一挺。同时在图上贴上长出小芽的种子)
师:小朋友,这时候种子离地面很近很近了,它已经听到地面上有很多歌声了。谁在唱歌呀?
生: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师:是呀,(逐一板书:春风泉水小鸟小朋友在唱歌)
师:大家想一想春风招呼种子到外边去,它会唱什么歌呢?
生:春风唱:呼呼呼,呼呼呼,小种子快出来。
师:泉水怎么唱的?
生:泉水唱:叮咚叮咚,我要流到小溪里去。
师:对了,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泉水要流到小溪里去了。
师:小鸟怎么唱的?小鸟一定唱得更好听了。
(一位女孩用优美的童声唱起《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唱到最后一节小黄鹂的歌声时,老师引导全体学生齐声合唱“的哩哩……”)
师:小鸟的歌声真好听呀!小朋友也在唱歌。我们就是小朋友,我们来唱一个《我是一棵小树苗》好吗?(生齐答:好)来,准备好,配上动作,高高兴兴地唱,让种子听到。(小朋友愉快地唱起《我是一棵小树苗》,并配上动作,情绪活跃。)
师:小朋友唱得真好听。这么多动听的歌声,种子都听见了,它听到那么多歌声,那样的——
生:(齐)热闹。
师:对。(板书:热闹)那么多的歌声,那么好听,这时候它说了什么话?
生:(齐)啊,我要赶快出去。(教师指导读好这句。)
师:(板书:啊,我要赶快出去。)假如我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出示卡片:啊,我要出去。)你们看,这两句话,哪一句更想出去?
生:第一句更想出去。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一句要“赶快”出去,有马上,很急的意思,第二句没有用“赶快”,就是说慢慢来好了。
师:是的,用上了“赶快”就比上面这句更想出去,更急。你们看它说的话前面还有一个词儿也说明它很着急。是什么词?
生:(齐)是“连忙”。
师:对。现在我们从“春风在唱歌……”念到“啊,我要赶快出去。”要把种子想赶快出去的心情念出来。(学生齐读这一节)这里有两个句子,请读一读,比一比。
生:(念第一句)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生:(念第二句)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师: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怎么样?
生: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不同的。
师:怎么不同?
生:第一句是说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第二句都改成唱歌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这两句话意思都相同的。
师:为什么?你讲出理由。
生:因为第二句把春风当作人,说它在唱歌,把泉水、小鸟也当作人了。
师:对,老师同意后面一位同学的意见。这两句话写法不同,意思一样。你们看,春风在吹,把吹比作唱歌,泉水在流,把流水声比作唱歌,把小鸟的叫比作唱歌,小朋友本来就会唱歌,这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你喜欢哪一句?要讲出理由。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写得美。
生:我也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写得生动。
生:我也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好像把春风、泉水、小鸟比成了真的人一样。
师:对呀,把春风、泉水、小鸟比成人一样。春风在吹,春风在唱歌;泉水在流,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叫,小鸟在唱歌。这种写法,我们读起来就觉得很生动,很活泼,很有趣,念起来怪有味儿的。你们看,它们还排起队伍来了;第一个是春风,第二个是泉水,第三个是小鸟,第四个是小朋友,排成队伍的句子我们越读越有劲。我们再来读一读。(学生有表情地齐读。)
师:看书,读下去。(学生齐读: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
师:这时候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贴上带小叶的种子,并板书:又把身子挺一挺)第四个“挺一挺”种子已经挺出地面来了。它觉得眼前忽然一亮(出示挂图)谁能看图讲讲种子挺出地面,看到地面上的景象。要从近到远说,把图上画着的地面上的事都讲出来。
生:种子钻出地面来,眼前一亮。它看见泉水从山坡上流下来,叮咚叮咚地在唱歌;看见小朋友背着铁锨去种树;桃花开了,小黄鹏在树上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柳树迎着春风在跳舞。小燕子围着柳树飞来飞去。远处的田野上,拖拉机在春耕。种子看见这情景多么高兴啊!
生:(略)
师:春天是多么美好啊!外面那么美,读最后一节,要把种子这种感觉读出来。(生齐读最后一节)
师:对(板书:啊!好个光明的世界!)要念出种子心里的想法,“好个”就是“好一个”,用赞美的口气再读一下。(生齐读)对,种子挺出地面,它看到春天那么美好,世界那么光明。读了课文,我们知道种子“挺一挺”一共有四次。想一想,几次在地下,几次在地上?
生:种子“挺一挺”三次在地下,一次在地上。
师:“挺一挺”是说种子在干什么?
生:种子在膨胀。
生:种子在发芽。
师:到底是膨胀还是发芽?
生:(齐)是发芽。
师:对。“挺一挺”就是种子在生长,在发芽。(指板书暖和)它觉得怎样?
生:(齐)暖和。
师:对,暖和了,它把身子怎样?
生:挺一挺。
师:它有点儿渴了怎么样?
生:(齐)喝水。
师:喝了水怎样?
生:(齐)又把身子挺一挺。
师:后来蚯蚓来帮它——
生:(齐)松土。
师:泥土松了,它怎样?
生:(齐)又把身子挺一挺。
师:最后它要钻出地面了,又怎样?
生:又把身子挺一挺。
师:这是一篇童话,它把种子当作人来写了,其实是告诉我们种子是怎样发芽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生:它要蚯蚓翻松泥土。
生:它要水分。
师:对,春天天气暖和,有充足的水分,泥土松软,空气流通,种子就发芽啦。
纸的研究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思考推测出影响摆摆动的因素,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知道对比实验中的定变量关系,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和探究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具准备:
铁架台、线绳、曲别针、小螺帽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一个简易摆。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的装置吗?
(摆钟,秋千,吊环……)
师:在科学上,我们将这个简易的装置叫做“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摆。(板书:摆的研究)。
师:同学们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这根线叫什么?下面的重物叫什么?
这根线在科学上我们称它为摆线,下面悬挂的重物我们称它为摆锤。
你们想不想做这样一个摆呢?请材料员拿出材料,开始吧!
2.学生做摆。
(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制作)
3.数摆。
师:同学们,做完了吗?那我们怎样来数摆摆动的次数呢?哪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一生上台示范,大家观察。)
师:我们在数的时候,手拿着摆锤,摆线要拉直,实验时,将手轻轻一放,不要用力去推,摆出去,再回来,这样往返一次,我们叫做摆动一次,数1。
教师示范,将摆锤轻轻放下,口中倒计时:3、2、1,放——停,一共摆动了几次?
教师再示范,在摆锤还没有返回的时候喊“停”,要求学生弄清:如果没有摆回来,就不能算一次。
二.展开:
1.数自己做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
师:同学们,会数了吧!那让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了多少次?
在数之前,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学生提出数摆注意点)
师:是啊!在数摆之前,周老师也有一个友情提醒:(小黑板出示要求)
(1)合理分工:1人掌握摆锤,1人看时间,1人数数,1人记录。
(2)实验一次记录一次。反复实验三次。
(3)实验后共同分析,选择好我们的数据。
2.汇报,教师板书。
3.这些数据都是我们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在相同的时间内,为什么摆的次数会不一样?——这是最主要的)
4.是啊!都是10秒,摆的次数有多有少,这说明摆的快慢不同。你猜测为什么都是10秒,摆的快慢会不一样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重点的板书: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角的大小)
(摆角的大小学生可能不会说明白,但应该可以说出这个意思,例如学生说出摆的幅度师就概括揭示:在科学上,我们称这个为摆角。)
三.加深:
1.制定实验方案。
师:同学们,我们猜测摆的快慢跟这些因素有关,事实真如你们猜测的那样吗?我们还得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师:现在请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呢?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的假设是什么?我们的猜想是什么?不变的条件和可变的条件有是什么?
请记录员拿出记录单,小组讨论,并填写完整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
2.讨论实验方案。
师:好了,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家的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
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的实验方法,操作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结果。
特别是在当学生说到摆线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为了让实验的结果更明显,在选择两次摆线的长度时候,要相差大一些,不要太接近。
3.学生实验。
师:下面就要开始实验了,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4.实验汇报。
师:实验完成了,我们要照例开一个实验的报告会。
请各小组的报告员将你们的实验结果告诉给我们。
学生汇报结果。
汇报的重点: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跟你们实验前的猜测一样吗?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如果实验中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那得让学生上台展示一下,共同来找找出错的原因在哪儿?
摆线的长短汇报时,还应再引导学生得出:摆线越长,摆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就越快。
5.实验小结。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都是无关的,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
四.拓展:
1.再做摆。
师:同学们,通过研究,我们知道摆的快慢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系,如果周老师要求你做一个在10秒钟内摆动10次的摆,你会吗?赶快试试吧!
学生做摆,调试。
2.学生展示。
师:大家都好了。请将我们的摆全部放到桌子上,请各小组的材料员拿摆锤,周老师为你们计时,一起来数数。
一起数摆。
师:成功了吗?请成功的小组举手告诉大家。
师对成功的一些小组:请问,你们现在的心情如何?
师:非常好。记录数据是非常科学的方法,有了数据,就更有说服力了。
五.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了刚才这么长时间的研究,能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收获吗?
(我知道了摆锤、摆角和摆线,我还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重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还有,摆线越长,摆速越慢,摆线越短,摆速越快。)
附板书:
摆的研究
摆锤
无关
摆 摆角
越长越慢
摆线 有关
越短越快
纸的研究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2、方法过程: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认识到在试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四、教学准备:
铁架台、记时器(手表)、线若干、钩码、记录表格、教学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伽利略的故事。(幻灯2)
2、复习旧知。(幻灯3、4)
(二)探究新知
1、板书课题(幻灯5)
2、学生预测(幻灯6)
生:a、可能与摆锤重量有关。
b、可能与绳子长短有关。
3、材料建议:(幻灯7)
为使单摆接近理想化,摆线选择避免使用有一定质量的粗线,而选择质量轻的细线;摆锤选择,为减少空气阻力对摆幅的影响,选择体积小一些、质量大一些的钩码为摆锤,没有钩码用螺帽也可以。
4、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幻灯8)
比较测定15秒摆摆动的次数,在实验时要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并多次测定保证实验的准确。摆线要拉直,不能弯曲;摆幅不要超90度;轻轻放掉摆锤不能用力送,要自然释放;如果摆锤碰到障碍物时(如铁台),要重新开始;注意观察摆的快慢,并及时记录次数。
5、操作方法:(幻灯9)
用手指夹住摆锤,将摆线拉直慢慢抬高(不能过高)。检查摆线与横杆是否垂直;松开双手,使摆自然摆动,摆锤摆动必须严格控制在一个竖直平面内振动
6、实验分工:
记录员1名,计时员1名,计数员1名,操作员1名,汇报员1名,器材员1名。
7、实验一:(幻灯10)(幻灯11)
师:我们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重量有关,那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摆幅大小和摆线长度不变,改变摆锤重量,重复观测原重量,2倍重量,3倍重量的摆锤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
8、实验二:(幻灯12)(幻灯13)
师:我们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那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摆幅大小和摆锤重量不变,改变摆绳长度,重复观测原摆绳长,2倍摆绳长摆锤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
(三)、汇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填写的报告单,把本组测量的数据在全班展示。
(四)、得出结论:
1、提问: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幻灯14)
2、推测:这两个摆每分钟摆动次数一样吗? (幻灯15)
3、师演示实验。
4、小结。(幻灯16)
(五)、总结:
1、本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2、师提问学生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六)、课后延伸:
1、练习设计:(幻灯17)
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 )
摆动次数与( )无关,与( )无关,与( )有关。
摆线越( ),摆动越( );摆线越( ),摆动越( )。
2、知识应用:
小明家的摆钟走慢了,应该把摆长怎样调一下?
(应该把摆长调短一点,让它摆快一点。)
3、鼓励学生:(幻灯18)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的快慢与
摆锤重量有关 摆线长短有关
(×) (√)
纸的研究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谈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知道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按习作要求,选择两句诗,找到原作和有关参考资料,进行初步的探究和研究,并把学习收获写出来,培养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和力和感悟力,提高学习诗词的兴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提前一个星期布置调查研究的要求:
每人发一张卡片,内容如右表,要求学生课外时间选择课本第136页的不太明白的.两句诗,去查资料或请教他人,完成表格。有兴趣的可以多选几句进行研究,
2.课前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必要了解。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指导阅读例文,了解报告要求;
交流研究所得,进行口头习作。
一、课前热身,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会背诵那些古诗呢?(学生展示课外积累)
2.出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你会读这些诗句吗?指名朗读,同学互相正音。
3.激发:同学们真了不起,会这么多古诗,想不想进一步研究它们?想不想把你的研究成果写给别人看呢?
二、读懂例文,了解要求
1.过渡:我们先来看一看一位同学的研究报告。(课本137页)
2.通过阅读和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⑴这份研究报告中,介绍了哪些知识?
⑵你觉得哪些内容应该写,而报告中没有写?你准备怎样写,说给同学们听听。
⑶读了这份报告,你认为写研究报告前做那些事,可以帮助自己把报告写得更好。3.小结过渡:对,写报告之前要查资料,分析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查阅资料的成果吧!
三、交流所得,口头作文
1.学生按所选定的诗句自由组合,进行交流,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和了解学习情况。
(先说说自己的所得,互相补充,再推选一位作为发言人在全班交流。)
2.回到座位,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补充资料。
3.同桌口头作文,相互评议。
4.指名在全班口头作文,教师引导学生评议口头修改。
四、课堂小结,评价学习
对这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布置下节课书面作文的要求。
纸的研究教案篇5
教学要求
⒈认真阅读古诗句,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⒉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难点: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课前准备
⒈提供《唐诗三百首》一本。
⒉抄写课文中的五句诗。
⒊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
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
⒈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读谁的作品?
⒉开火车背古诗。
⒊老师这儿也有几句诗(出示),谁来读一读?
二、小组学习,研究古诗
这些诗句,有的比较深奥,要到四五年级才能学到。这堂课,教师让你们自己研究、学习,你们有信心吗?
⒈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诗句进行研究。
研究指导:诗的出处、作者、意思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法:可查阅资料,提供《唐诗三百首》。
⒉小组同学相互探究,进行热烈的讨论。
⒊整理研究结果,填写研究结果汇报表。
(内容包括诗人的简介,诗作的背景,对诗的理解或赋予诗句新的'意义。)
三、集体交流,汇报结果
汇报:通过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讨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讨论。
教师可补充介绍诗作的背景,从而更有利于理解诗句的含义。
四、例文指导,学习写作。
⒈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
⒉这份报告中讲到了些什么?(诗句的出处、全诗的内容、诗句的含义)
⒊你打算怎样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吗?
五、撰写研究报告
⒈把你的研究成果写成研究报告。
要求: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⒉学生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⒊修改评议。
纸的研究教案篇6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江苏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规定》,积极宣传公共机构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区节能宣传周活动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以倡导节能低碳的工作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为重点的宣传活动,增强师生的节能意识,为我区“争当转型升级综合改革排头兵”助力。
二、活动主题
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三、活动时间
20__年6月12日至18日
四、活动内容
1.集中开展一次“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专题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发出“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倡议书,号召全体师生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2.利用学校电子屏宣传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标语,营造“低碳、节能”的氛围。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环保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爱惜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活理念。
3.加强节能环保知识教育。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自己所任教学科中渗透“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情感教育,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将节能、环保教育内容纳入学校课堂教学。3—6年级出一期环保教育黑板报,要求: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分析各类相关低碳生活的资料。图文并茂,色彩鲜艳,主题突出。自己动手抄写,报刊名自拟。
4.开展“低碳体验日”活动,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食、一张纸”为目标,通过实地体验方式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师生珍惜资源、合理用能的好习惯。6月10日全国低碳日当天要求教师上下班小车停开,乘班车、公交车、骑自行车、骑电动车或步行上下班,办公室、会议室不开或少开照明灯。
5.开展“小手拉大手,节能一起走”活动。向家长发出“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倡议,号召学生积极向家长宣传节能减排的意义。倡议学生家庭开展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体会到加强节能环保教育的重要意义。
纸的研究教案篇7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它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成长。针对音乐学科特点,我将新的行动纲领精神渗透在本次的教学中。
我所进行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八、九岁的孩子开始由幼儿期向儿童期过渡,根据这段时期的心理特征,我总是想一些办法来抓住他们的心。
本课教材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首g大调的歌曲,歌曲非常简单,因此可以在备课时设计许多学生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这首简单的歌曲。
在教案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以上三方面,还要抓住一个重点,那就是必须以激发兴趣为抓手。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一直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我采用了创设情境、角色表演、乐器吹奏等各种手段。
首先我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景布置可以给予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第二句歌词:“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设置疑问,同学们对“到底是谁来了”非常感兴趣。然后让同学们布置一个大森林的情景,来欢迎这位小客人的到来。
角色表演是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同学们有的当小蜜蜂,还有的当花、树等角色,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扮演小蜜蜂,不管是担当什么角色,他们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因为动是人的本能,孩子们本身就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
乐器不仅可帮助学生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还可以制造气氛。在这里我运用的是口琴,由于它的体积小巧,丝毫不影响学生游戏的进行,识谱学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口琴的帮助自学,通过自学达到识谱学唱的目的。
其实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这一共同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音乐创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自我表现,让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积极地参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本课教学中的模仿练习,简单律动,情境创设歌表演及固定音型伴奏都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一创编过程使学生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