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教案帮助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激发我们的教学热情,写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数教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数教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体会分米、厘米、毫米的含义,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 。
2.记住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
3.能估计一 些较短物体的长度。
4.会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1分米、1厘米、1毫米的实际含义。
2.教学难点: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米尺、透明塑料尺、壹分硬币 、两支铅笔。
2.学具准备:每人学生尺一把、壹分硬币一枚、线一根、长铁钉一枚。
(四)教学过程
1.搭好桥梁。
(1)小朋友,想知道一个人有多高,黑板有多长,数学书本 又有多宽,可采用什么方法?(用尺量)
(2)你怎么想到要用尺量呢?(尺上有刻度)
(3)出示米尺:小朋友比划一下一米大约有多长?
(4)估计:黑板大约有多长?教师实际量一量,得黑板长3米多。
多的部分不到1米,究竟是多少?我们需要用比米小的单位来帮忙。
2.实践操作。
(1)认识厘米。
①实物投影仪上放上塑料尺,请学生观察,从“0”刻度线 到标有“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厘米cm)
②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1厘米的长度(手指宽,橡皮厚,1分 硬币的最大宽……),并用尺比量一量。
③量一量:铁钉有多长?(3cm)
④出示两支铅笔,一支10厘米,一支1厘米多一些,估计这两支铅笔大约有几个厘米长。
(2)认识分米。
①这支铅笔长10厘米,还可以叫做1分米长(板书:分米dm) ,所以1分米=()厘米。
②同上,学生在尺上找1分米的长度,找身边的物品长(宽) 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可实际去量一量。(衬衣两纽扣之间、手掌宽……)
③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几分米?也就是几个10厘米。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厘米。
④想一想:1米、1分米、1厘米有多长?
小游戏:伯;说我比划,即同桌1人说1米(或1分米、1厘米) ,另一人马上用手比划出来。
(3)认识毫米。
①还有一支铅笔为1厘米多一些,究竟是多少长呢?我们需要认识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一)
②1毫米用手难以比划·了,我们就用铅笔芯来点吧。
③长度是1毫米的物品很难找吧?(1分硬币的厚度,数学练习簿的厚度……)
④猜一猜,再在尺子-上数一数()毫米=1厘米,
3.归纳运用。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完成课题 )
你会给这些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吗?
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进率)
(2)看看课本上是这样说的吗?(课本第85-86页)
(3)练一练:课本第87页“练一练”1、2、3。(先观察,估计一下各物品的长度,再测量)
(4)练一练:课本第87页“练一练”4、5、6。(其中6为同桌 合作题)
(5)拿出线,同桌合作量一量是多少长?(1米2分米,4厘米6 毫米)
小数教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 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 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习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小数教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教具:
课件、米尺、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1.课件播放进入超市购物的情景。
铅笔:0.1元/个
圆珠笔:1.11元/个
西红柿:4.5元/千克
红豆:5.7元/千克
教师:上面这些物品的价钱有什么特点?
学生1:都不是整元数。
学生2:都是小数。
教师:还记得小数的读法吗?谁能读出上面的小数?读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1:0.1读作零点一。
学生2:1.11读作一点一一。
学生3:4.5读作四点五。
学生4:5.7读作五点七。
学生5:小数点前面的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2.教师:上面的物品,你喜欢哪个,又该怎样付钱呢?
学生1:喜欢铅笔, 0.1元是1角。
学生2:喜欢圆珠笔,1.11元是1元1角1分。
学生3:喜欢西红柿,4.5元是4元5角。
学生4:喜欢红豆, 5.7元是5元7角。
3.教师:1.11元为什么是1元1角1分呢?以小组形式讨论,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分享。
4.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小组活动:学生有的是用元、角、分知识解决,有的是用小数的组成解决,有的完毕,汇报小组结果)
教师:你们知道原因了吗?哪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小数教教案篇4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 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放风筝,但是在放风筝前我们要先去商店买风筝。商店里风筝可多了,让我们来看下有哪些风筝呢。(出示多媒体课件)
①4.6元 ②6.4元 ③3.5元 ④7.8元
二、 教授新课
(一)、初步了解小数乘整数
1、师:同学们,你想买哪一种?买几个呢?
在学生争相说出要买哪种风筝、买几个后,教师将4位同学的不同选择用表格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2、根据同学们的回报情况,师:xx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你们能不能准确的算出买这样的三个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回答预测:
方法1:3.5+3.5+3.5=10.5元。
方法2: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10.5元。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二)、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揭示课题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可真棒!在上述四种算法中,有的同学根据乘法的意义把3.5×3看成是3个3.5连加最后得出10.5的结果;有的同学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还有的同学是利用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把3.5元看成是35角算出结果;让我们来看第四种方法,直接算3.5×3=,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那我们要怎么计算这个算式呢?刚才有同学说了,3.5元等于35角,我们先把3.5元看作35角来试着算一算。
2、尝试解决
师:我们刚才算了买3.5元一个的风筝,买三个一共需要多少钱,那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可以用刚才那种方法算一算,如果老师想买4.6元一个的风筝,要买5个,又该怎么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们各自尝试计算
(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自主尝试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解决了买风筝的问题,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算式0.72×5=),0.72不是钱数,现在我们要怎样计算呢?
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
师:回顾下我们计算0.72×5=的过程,我们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变成72,积也随着扩大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1/100。(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师:对照算式3.5×3、0.72×5,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你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最后又干什么?
在学生依次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时,帮助学生理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三、 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老师要看看哪个同学学的更好,对于新知识掌握的更好。让我们一起完成例2“做一做”中的第1、2题。做完之后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点?
(①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都是整数;②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0,这个0可以去掉,但整数乘整数积中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1、2题。
3、课后用较合理的方法估算出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完成练习一第三题。
四、小结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谁能告诉我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小数乘以整数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你发现小数的乘法与加、减法有什么区别吗?
1、学生汇报
2、教师总结评价
小数教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
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第五课时
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6+5.4+0.8+0.7–0.4–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第4题和p98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0.95-0.58=0.37;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1.3=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小数教教案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 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
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等,并进行相互交流。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各类商品价格标签、超市购物清单、、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小数
(1)教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水果吧。
播放:几位同学去商场买水果的情景。
小明买了3.25 g香蕉,小东买了2.7 g李子,小红买了0.8 g桃子。(营业员依次报质量,然后定格)
(2)教师:他们各买了些什么水果?各有多少千克呢?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明——香蕉:3.25 g。
小东——李子:2.7 g。
小红——桃子:0.8 g。
(3)教师:谁能读出这些水果的质量?
指名学生读,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纠正。然后同桌互相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在后面接着板书:三点二五千克、二点七千克、零点八千克。
二、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小明他们买好水果,来到出口处付钱。
(播放:学生到出口处付钱的情景。最后定格为打印出的购物清单)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知道他们买水果各付出了多少钱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香蕉:19.50元李子:9.72元桃子:4.16元
教师:谁能读出买这些水果所付的钱?指名读、同桌互相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板书:十九点五零元、九点七二元、四点一六元。
教师:谁能说说十九点五零元,是几元几角几分呢?在此基础上,让同桌互相说说其他的几个价钱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指名说。
练习:出示教科书第103页上面的4笔单价,让学生分别说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
36.50元0.85元8.05元9.25元
三、对比小结,初步理解小数
1对比
教师:请同学生们仔细观察,表示水果的质量与价钱的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再汇报。
2小结
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2.7,0.8,3.5,9.72,11.5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板书:小数)中间的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板书)
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个数字的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
四、巩固运用
1第103页课堂活动第1题
同桌互相说说,并说出是几位小数。
2第103页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全班交流。
3交流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种商品标签和超市购物清单,先相互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课题的板书)
小数教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完成课本p51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二、坚式计算
完成课p51第8题。
三、提高练习
1、完成课本p51第9题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2、完成课本p51第10题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课后延伸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五、课堂
六、布置作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